查看原文
其他

有人说这些书根本没人读,我偏不信邪!

年讲欧洲团队 中信出版集团 2019-03-28

截止到今天,《企鹅欧洲史》已经全渠道断货了,“一书难求”,正在紧急加印中。


这句话如果放在一年以前的今天说,是没有人相信的。


一年以前的3月,我们最初说起这套书时,书店和网站的各位采购大大都露出了礼貌而困惑的微笑


原因很简单,他们觉得,咱们好像没有理由读欧洲史。也许有人读全球史,有人读中国史,但请问欧洲史大家能说出什么书吗?有多少人说出英国除了伦敦以外另三个城市的名字?又有多少人列举法国和德国的三点不同?(当然,相信看完一年专栏的你肯定已经无比优秀了。)


社科出版领域就是这样,许许多多有价值的优质社科书,因为机缘不到,还没等有人关注到,就在市场中变成了“炮灰书”。市场是残酷的,这也是社科出版人们每天需要面对的问题。


“不如我们做个专栏吧!”当时的社科产品线经理小泥巴一拍大腿,“读者不了解,我们就一点点介绍给他们了解。”这就是「硬派历史·年讲欧洲」的雏形。


哦,当时它还叫作“阿信带你360度看欧洲”……(喂喂,这里是旅行社,要合作吗?)


这一年,「年讲欧洲」经历了成员的离开、选题的枯竭、阅读量的低迷,也收获了诸多惊喜,新力量的加入、策划出好点子的兴奋、读者排队留言支持……


好笑中透着一种悲壮有没有。一周一篇,写一整年稿子,就为了不让这么好的书上市成了炮灰。当然啦,更多的也是为了把那么多优秀的社科好书、好内容,推荐给爱它们的读者们。


我们发现,这些年尽管社科出版很难做,还是会有源源不断学识渊博的人,加入进来,出版书、宣传书。与他们聊聊天,你会发现,那是一群有趣而多识的人。


这是「硬派历史·年讲欧洲」的最后一期了,我们一起来听听那些社科好书背后的故事吧,中信出版那些做社科书的人都在想些什么?


肖尧

《十字军的故事》《万物漫游指南》策划

2018年我最得意的书是《万物漫游指南》,因为它做得超出很多人想象吧。负责印刷这本书的印厂业务员有天来找我说,《万物》出版后,好几个编辑找到她问,“这书怎么做的,我也要做一本这样的书”。能让同行惦记模仿说明这书本身还是有价值,我也想看他们将会怎么做。



做书的感觉,我认为编辑做书不同于作者出书,有人说编辑做出来的书就像自己生的孩子什么的,我觉得有点自己加戏的成分了,我做出版只是因为喜欢读书。我刚入行时候确实觉得:每天让我看书还给我钱,居然有这种便宜事。这么多年过去,他们居然还在给我钱,真是神奇。最近的新尝试,是在把增强现实AR技术跟出版结合。AR书有过一些,不过我还是有自信能做个大家都没见过的AR书,预计19年会出版。


个人感觉,社科书市场近两年没有特别突出的现象级书,不过总体做书水平有提高,投入在社科书上的资本也在提升,再加上知识付费的潮流,社科书作者有了更好的回报方式,我觉得社科书也许不温不火,但社科知识市场显然是更潮了。更多有才智的人在进入社科知识创作领域,不断翻新的形式也在让读者更关注社科知识。


做个总结的话,社科书也许会继续缓慢发展,但社科知识市场正在蓬勃发展。虽然房价在蹭蹭涨,但多数成年人还是有基本的吃和住的需求还是越来越多地得到满足,接下来他们就会想知道什么,关于他们自己,关于社会,关于国家和历史,关于这个世界的一切。社科知识产品对应的就是这些需求。


Zzziqi

《奥斯曼帝国六百年》策划

最近有一个朋友问我,“能不能推荐几本社科入门书?”(“入门书?社科还需要入门?”)答不上来的我方才意识到,除了一小群自说自话的社科读者,有更多在社科阅读门槛之外逡巡的读者。

所以这关乎一个简单但又不好回答的问题:“如何开始读社科?”


如今,我们表达社科书的个体价值,归根到底的两个关键词是“故事和知识”:这本书真实而精彩,读完之后能学到很多。我看到过一位作家提了个有意思的说法,“we need to unlearn”,我们需要推翻所学。社科书的一个乐趣在于,它们推翻你认为“本该如此、理所应当”的事,给你新的领悟。社科是一个培育心智的领域。


不过,在“故事和知识”之下,社科的诸领域更深的关切是“问题和主义”。“主义”这一用来定义思潮的概念在一百多年前传入中国时,胡适提出,回归问题才是知识分子的基本。



所以读社科的乐趣和观照,也不是让读者“止步于知道”,而是在问题和所学之间来回地咂摸。这也涉及我自己在工作上的一点尝试吧:不再去变着花样地夸耀“故事和知识”,是时候聊聊“问题与主义”了,my dear readers。


(社科书入门嘛,我仔细想了想之后,推荐简·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刘易斯·芒福德的《技术与文明》、波兹曼的《童年的消逝》、诺贝特·埃利亚斯的《文明的进程》。)



思涵

《企鹅欧洲史》策划


2018年做的印象最深刻的书当然是《企鹅欧洲史》。这本书学术品质上乘,又是难得的面向大众写的历史,几乎每页都有反思性的洞见在发光。即便是看远未成形的稿子,也能获得很大的阅读乐趣,有一种“为它做什么都值得”的感觉。



这套书会从想不到的角度来写我们可能自认为已经熟悉的事,有不少反直觉、反常识的观点。并且除了对固有认知的颠覆,除了建立在深厚功底基础上的反思和洞见,这几本书里还有很多动人的历史细节,读起来很容易跟历史上的人同理共情。


比如,第六卷蒂莫西·布莱宁的《追逐荣耀》有个很打动我的细节,写法国大革命之后,路易十六知道自己被判了死刑,做的第一件事是找来休谟《英国史》,看查理一世是怎样平静度过宣判与处决之间的三天的。


能有机会在许多人的支持和帮助下做这样的书,一是感恩,二是希望能够尽自己的力量。


感觉上,读社科书的人应该是越来越多了。我自己读社科书,大概是为了获得阅读和思维的乐趣,为内心深处的一些疑问找到答案吧。



小马扎

《文明的崩塌》策划

2018年做书印象最深的还是《文明的崩塌》,从审稿阶段开始跟进,对青铜时期地中海文明不够熟悉,有的知识还是从游戏里面学来的,然后顺藤摸瓜地搜索……做完一本书之后,编辑学到的远远超过自己以前知道的。



所以做书的感觉,就像是被知识点的浪潮和工作进度赶着跑,去看看前方还有没有无人涉足的沙滩。做不下去了就看一看本月信用卡账单……坚持不下去了就看一看手机里的爱豆……


圈子外的朋友和长辈都觉得,你做社科书吗,好高端好神奇啊,但是我看不懂(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jpg)。但实际上的社科书行业,有点像日剧《校阅女孩》的副标题:


“就算朴素也很棒”——朴素是闷头看很久的稿子也没有新进展,常常怀疑自己是不是被时代抛弃了很棒的部分,当然指的是书的品质。上面也说了,每做一本书都收获一轮知识。天底下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事啊!(棒读)


在编室里遇到的伙伴是一些接得住冷知识梗的朋友,是一些和生僻人名地名亲戚关系死磕的朋友,一些精通八国语言或者是人型自走搜索引擎的朋友……大家很敬业,很有趣。


为什么要读社科书?那可能是为了成为社科书编辑吧(x)如果不是出于这么“实用”的理由,我觉得首先是寻找一种发现的乐趣,当你因为一句话的启发而喊出“我发现了”的瞬间,就是这本书价值最大的一刻。


尉迟小酷

《从丹药到枪炮》策划

做书和养小奶狗一样吧,感觉。你们养过小狗么,很躁的那种。每次你一回家,各种纸巾床单纸盒毛巾混着它的排泄物一地都是……咳咳。但是你不得不花2-3个小时清理干净,然后还要给小奶狗用湿毛巾擦干净,还必须吹干(不能洗澡太勤,对,太干净也不好),然后小奶狗就又变得干净了。我到底在说什么,哈哈。为什么要坚持,因为书就在那里等你,不得不去打理。


有时做梦,梦到我自己改名叫“市场”。所以,迎合就是坚持,不用怀疑。


「你觉得读社科书潮吗?现在的人为什么要读社科书呢?」铁定潮啊,我凉了社科书都不会凉。志同道合的人更多了吧,虽然自己是冷场帝,也能感受到大家对社科和历史的热情。


为什么要读社科书?为什么不读呢,南希·卡特赖特、诺姆·乔姆斯基、丹尼尔·丹尼特、埃德蒙德·盖蒂尔、尤尔根·哈贝马斯、约翰·霍尔丹、克里斯汀·科尔斯戈德……这些潮爆了的大佬都只写社科书,咱们肯定得多读读社科书,才能做个真·时尚潮人。



民科小彭

《考古的故事》《生命是什么》策划

2018年我做的书里最在意的一本是《生命是什么:40亿年生命史诗的开端》,一本薄薄的科普小书。


好像有句话说“人总在高处相逢”,其实知识也会在高处相逢,比如哲学、科学就会在生命起源问题上相逢,无数智慧的头脑、善思的灵魂都曾在这个问题上相逢。所以这本书虽然很薄、内容相对硬核,但是有超大剂量的阅读快感,目前上市不久,但看过的都说好。


「做书时有没有遇到过做不下去的时候?」经常感觉做不下去了啊(笑)。每次快做完一本书的时候就想“做完这本就辞职”,结果看到下一个选题,就又变成“等等!这本好像很有趣”,接着就忍不住去想怎么写文案、怎么做封面之类的事情,最后就变成“好吧,做完这本再辞职也不迟”。就这样蹉跎了下来。


我周围很多人在过了二十岁之后,都在经历从读文学到读社科的转变,大概社科书也是文青的最终归宿之一?有时候看社科书,感到过去已经发生了那么多有趣的事情、真实世界本身就已经非常奇妙了,简直就像在看万花筒,可以让人不知疲倦地一直看下去,其中的兴奋感一点也不比虚构带来的少。


认识世界,我觉得这可能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之一,而社科书是我们看世界的一个好工具。


绝地冰枝

《企鹅欧洲史》小推手

在很多朋友的官方兴趣爱好栏目里,中标最高的怕是“读书”“听音乐”与“看电影”。不过要做one pick的时候,图书产品近几年还是比不上影音,出圈的太少,《企鹅欧洲史》算是我参与过的难得的出圈项目,很开心获得读者和潜在受众的喜爱。


企鹅花费了编室很长时间的打磨,在图书发售前,我们第一次尝试做试读活动,试读本虽简陋,但还是收到了大家的积极反馈,在此过程中与读者朋友建立起的联系也让我们很感动。当时,为了让参加试读的朋友们更好地交流,我们组了一个群,大家并没有因活动结束而解散。虽然人数不多,活跃度也并没有很高,但时不时我们也会收到一些读者的反馈建议,这对我们都非常珍贵。


之前与朋友聊天,会觉着行业内的人交流时常会陷入盲目自嗨,有时候看图书的销售数据,这种感觉会更为明显,笑说不知道大家都在热血沸腾地忙活什么,特别是社科选品这样常被同行吐槽没有“实用”价值的内容。但很有趣,还是会有很多人愿意加入进来,不管是行业内一起努力的朋友,还是热心交流的读者,这都是很值得感恩,或者很感动的事情。



阿乔

一只新媒体编辑

最开始接这个栏目的时候,心里真的没底。第一次做专栏,而且还是欧洲史这种小众话题,很忐忑,不知道能有多少人喜欢。启动期其实没有很成功,最开始那两个选题有些冷,反应到阅读量上就没有很好,当时我们还有些焦虑。


后来大家就一起去想什么样的切入点更好,在什么时间选择什么样的话题,变着花样去做,写过伟大人物和国家的故事、尝试过像“历史大分流”这样的学术稿、开脑洞的主题小书单等等吧,一直在尝试,但目的其实很专一,就是把好的有价值的社科内容(包括社科好书)传递出去,推荐给更多的人。


为着这件事,我们团队每个人都做了很多努力。熬夜写稿什么的都很日常了,因为历史类稿子不同于其他话题,它要做到最大程度的准确,要很严谨,所以写一篇往往要查阅很多很多资料。


但也就是这个过程,加速了我自己的成长,因为这个专栏,读了很多历史好书,这似乎无声中也改变了我自己看问题的习惯。之前很难理解为什么那么多睿智的人都爱读史,现在也算有了些许体会。当人们站在历史的长河上细思文明的进程,如今的很多事也就有了自己的答案。


如果「年讲欧洲」是个人,我想抱抱他。

再见啦,朋友。


墨洋

社科线产品经理

因为有年讲专栏的存在,我的2018年,紧张又丰富。


紧张在于周更的频率:52期,就像是一字排开的52个倒计时牌。我的时间表也调整为“年讲时区”:每周从周五策划开始,周四发布结束。有的选题成稿比较顺利,天时地利;但是更多的选题,会一直调整到发稿的前一刻。所以,这一年周三的夜晚对我来说都是煎熬的。


紧张也是因为“怕自己能力有限”而带来的焦虑。我的社科图书阅读量有限,凭借个人的力量,不可能撑得起这样庞大的年度内容策划。幸好我的左手是一众资深的社科策划编辑,右手是欧洲史好书。如何能穷尽双手的力量,将“深度策划、内容爽口”的栏目推送到读者的眼前,令我焦虑又兴奋。


丰富是欧洲史好书带来的。之前我总觉得历史书太厚啃不动,一期期的栏目纠正了我的刻板印象。原来历史人物如此鲜活有趣,故事曲折生动。更重要的是,当我尝试将时间轴拉长至数千年,想像自己可以在任何时代落下坐标。大国更迭起落、文明兴衰进化,都能在当下找到类似的影子,一切眼前的焦虑也随之化解。


丰富也是读者带来的。每期推文发布后,你们的留言是我优先于阅读量的期待。我能记下一长串积极留言的“老朋友”,如果哪期你们没有出现在后台,我甚至还会惦记。我也常常和同事们猜测,手机另一端的你会们会是什么样子、什么职业:老师、公务员、白领、大学生……


用年讲牵出一条线,我和你们各两端。



········我是领导分界线········


张益

新思文化工作室总编


近几年出版给我的感觉是,读者阅读越来越“分众”了。一批读者培养起对一个领域的阅读兴趣,比如历史,(喜欢它的读者)就会持续地关注这个领域的出版动态,走向深度的阅读。


应运而生的是一种“子品牌化”的趋势,出版社把自己的产品划分为小的子品牌,一来应对分众趋势,二来让编辑们更好的发挥自己,找到自我价值。“新思文化”就是这么成长起来的。


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的,是他的价值观,是他的自我认知,是他面对诱惑时的选择原则。决定新思能走多远的亦是如此。


未来这几年,我们会抵达一个节点,也就是知识融通的时代。很多传统社会科学的问题,需要去生物、演化层面来寻找答案。所以我们在策划图书的时候,也需要考虑到超越传统知识的眼光。那种打鸡血式的、贩卖励志和焦虑的书已经被抛弃了。我们可以从心理学、各种认知科学的角度,真正把握我们的心智,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


我们的希望是让每个人建立起一种历史感,用宽广的视野、长远的目光来看待一些事情,为读者提供一个完整的通识知识体系。而新思可能更关注我们在世界观层面的阅读学习,关注知识的底层逻辑。


很高兴,我们能结伴同行。


四维胖子

市场总监

我今年比较难办的事儿是,如何把一本挺严肃的社科书说得让人想买,尤其是当书价格和成本高,而且内容比较厚重的时候。尤其是2018年感觉抖音上来之后,读者一下子就少了。公号虽然多,但是没人愿意帮我们认真介绍一本很好的大部头。好书不知道咋去吆喝,这个真的是想得头疼。


有的时候觉得我们的读者比我们厉害,尤其是社科读者。要是我们的读者,能够把自己对于书的理解,对于书的批评和褒奖,都诚恳的传递出来,这样一方面我们如果真出的是垃圾,我们就深刻反省,如果真的是好内容,我们也得做到不能被商业化给迷了眼睛。(读者)如果能提出更多的观点,我们其实愿意去挖掘,去寻找更多的社科书。当然,如果有可能,真的希望厉害的读者帮我们把好书吆喝出去,这是很功德无量的。


市场上那么多垃圾跟风的伪书,那些赤裸裸欺骗读者的书,比如之前被封禁的伪书《人类简史》什么的,作者起个外国样的笔名,也堂而皇之的卖。那些书,在平台电商、书店等销售利益的驱动下,也都大肆推向市场。但是读者不一定全都有真正的辨识能力。尤其是一些面向青少年群体的书。这才是祸害。


所以,我希望,读者们,不是光在豆瓣这样的文艺平台自嗨,也不是每次在电商购物之后都写一句“快递好快,好评”或者“有破损,差评”。如果可以,就书本身,多发表言论吧。


去伪存真,提醒读者;耳提面命,警示出版人;广开言论,泽被后世。


王强

中信出版集团副总编辑

所有难搞的事儿都分解在每天的琐碎日常里了,水滴石穿,都是过程,要说觉得劲儿不够用的时候,确实有,就是我觉得这书好极了,可是不知道读者同学们都在哪儿所有的文案和营销,也就变成隔空呼喊,不知道哪句能触达到你,在互联网时代还有这种感觉,我想我们该改变一下路径了。


坚持读社科书的人,一定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因为读文艺小说更轻松愉快,读财经商业更实用可能立竿见影,读历史哲学社会学科学等等这些社科书,一不容易,虽然价格可能不是大问题,但想进入状态得摩拳擦掌把自己娱乐休闲的本能压迫在角落里才行,二好像不那么直接有用,三是中信社科书多是跨学科的书,对知识储备有挑战,等等。


但是我想说,读社科书的你们一定是有见识喜欢独立思考的人,你们知道什么是这个时代稀缺的内容,我们在做的,也正用新的理念,找到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然后把他们的思想变成书,你们的阅读就是我们不停做下一本好书的原动力。


我有一个非常个人且不一定对的判断:我们正在一个新的知识和思想爆发的节点上,社科书不是结束,而是下一次知识爆发的开始,社科书的内容直接和每个人大脑里的那套认知系统息息相关,所以我觉得社科书大有未来。嗯,边走边看吧。


叔本华在《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一书的开篇就问到:我们为什么相信书?书是一种关乎自洽性的承诺,纵使语言和道理千回百转,它答应我们必定会抵达某个终将到来的结局上。


相信知识的人,对生活怀着同样可贵的奢望——期待一切问题都将被回答, 一切思绪都将被汇总; 期待一切踌躇婉转,都会回归到那个理想的结论上。


感谢因为爱书而相遇的每一个你。


······一条舍不得结束的分割线······


不说再见系列!


52期栏目内容,我们收到了近千条热心读者的留言。肯定的、批评的、建议的、鼓励的,你们的关注与阅读是我们认真将欧洲史“讲下去”的动力和初心。



每一条留言,我们都有认真读,这里就不全部放出来啦。感谢每一位朋友!


2019年中信出版那些

值得期待的社科好书



………………


终极彩蛋!

年讲欧洲团队的全家福来啦~



没有入镜的还有年讲欧洲项目的发起同学“小泥巴”和为栏目手绘了一张张高逼格主题图的小璐姐,她们都是美貌与才华兼备的大咖!


-End-


硬派历史 · 年讲欧洲

往期回顾:


50个必读欧洲史的理由,每一个我都无法反驳...

学术圈为它争吵了几十年,一个难懂的热门话题

那些小时候不明白,长大才懂的爱情故事

一本用火药烧出来的书!

大年初三,让我们再来补一顿大餐...

都9102了,大国的崛起还逃不开这个千年陷阱?

这本书被评为「年度最佳年货」,想盘它!

为什么说欧洲命里必有“一战”

爱管人家闲事儿这毛病啥时候养成的? 



更多往期内容,请点击菜单栏

【阿信宝藏】-【年讲欧洲专栏】查看哦~


编辑:YQ  责编:Yoyo

2019.3.7

更多经典书单和深度好文

欢迎关注中信出版集团」公众号

近期新书一览,点击书封即可看到有关内容!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