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阿甘本|在人权之外

2016-06-23 Giorgio Agamben 暴风骤雨

在人权之外




阿甘本著,陈永国译

转自《国外理论动态》,2005年第6期 



1943年,汉娜·阿伦特在犹太人的英文小杂志《大烛台》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我们这些难民》。在这篇简短而重要的文章的结尾,阿伦特尖刻地描绘了科恩先生的肖像,这位被同化了的犹太人,在成为150%的德国人、150%的维也纳人和150%的法国人之后,最终痛苦地发现“结果他什么人都不是”。然后,她把这个无国籍的难民的状况——她本人所处的那种状况——倒了个个儿,以便将其作为一个新的历史意识的范式呈现出来。难民已经丧失了一切权利,却再也不想以一切代价在新的民族身份中被同化,而想要清楚地思考自身的状况,用彻底的无名换来无价的优势:“对他们来说,历史不再是一本合着的书,政治也不再是异教徒们的特权。他们知道犹太人在欧洲成为难民之后,不久就该轮到大多数欧洲民族了。被从一国赶到另一国的难民成了各民族的先锋。”

我们应该反思一下这番分析的含义,它在50年后仍未丧失其相关性。这不仅因为现在欧洲内外存在的问题和50年前一样迫切,还因为就现在不可阻挡的民族国家的没落以及传统的政治—司法范畴的普遍削弱而言,难民也许是我们时代的人惟一能想到的人物,是我们今天可以预见未来政治社区之形式和界限的惟一范畴,至少在民族国家彻底消解、主权完全获得之前是如此。如果我们想要胜任未来全新的任务,我们甚至能够坚决而毫无保留地放弃我们迄今用来再现政治主题的那些基本概念(人,公民及其权利,主权人民,工人,等等),并从难民这个惟一人物开始重新建设我们的政治哲学。

难民作为群体现象的首次出现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当时,沙俄、奥匈和奥斯曼帝国纷纷衰落,和平协约创造了新的世界秩序,极大地破坏了东欧中部的人口和地缘结构。在短时间内,150万白俄罗斯人、70万亚美尼亚人、50万保加利亚人、100万希腊人以及数不清的德国人、匈牙利人和罗马尼亚人背井离乡。在这些迁移的大众之外,我们还需要再看看另一种情形,由于人口爆炸,在和平协约以民族国家为模式创建的新国家中(如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30%的人口是由少数族裔构成的,他们受到国际协约即所谓的少数族裔协约的保护,但这些协约往往都未实行。几年后,德国的种族法和西班牙内战又把难民的一个新的重要分支撒遍欧洲各地。

我们习惯于把难民与无国籍的人区别开来,但这种区别在当时并不像乍一看那么简单,甚至在今天也不那么简单。许多难民从技术上说并不是无国籍的,他们从一开始就选择做难民,而不想回归祖国。(波兰和罗马尼亚的犹太人就属于这种情况,战争结束时,他们在法国或德国;今天政治上受迫害的人也属于这种情况,对他们来说,回归祖国意味着拿自己的生命做赌注。)另一方面,俄罗斯、亚美尼亚和匈牙利难民是由于新的土耳其和苏维埃政府而失去民族身份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许多欧洲国家开始通过法律允许自己的公民脱离国籍,离开自己的国家:法国于1915年第一次通过了这样的法律,允许“出生于敌国”的法国公民脱离国籍;1922年,比利时步法国后尘,取消在战争期间从事“反民族”活动的公民的国籍;1926年,意大利法西斯政权也针对那些“不应拥有意大利公民权” 的人通过了一项类似的法令;1935年,《纽伦堡法》把德国公民分成拥有全部权利和不拥有政治权利的两种。这些法律以及它们造成的大量无国籍的难民标志着现代民族国家的生活的决定性转折,也标志着民族国家明显摆脱了素朴的公民和民族观念。

本文不想追溯各个国际组织的历史。各个国家、国际社会以及后来的联合国都试图通过这些组织解决难民问题,如俄罗斯和亚美尼亚难民局(1921)、德国难民问题高级委员会(1936)、政府间难民委员会(1938)和联合国国际难民署(1951)。根据规定,这些组织的活动不具有政治性,而只从事“社会和人道主义”活动。重要的是,每当难民不是作为个别案例而是作为民众现象出现时(如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及现在的情况),这些组织以及个别国家都不但绝对无力解决难民问题,而且没有充分地面对这个问题,尽管这涉及严肃的神圣不可侵犯的人权问题。所以,整个问题就都移交到人道主义组织和警察的手里了。

造成这种无能的原因不仅在于官僚机构的自私和盲目,也在于民族国家司法秩序中有关本国人(生活)条款的基本概念的含混。阿伦特在《帝国主义》一书中把论述难民问题的一章题为《民族国家的衰亡与人权的终结》。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这个等式,它不可分解地把人权的命运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后者的衰亡必然意味着前者的过时。这里的悖论是,比任何其他人都更能体现人权的人——即难民——恰恰标志着人权概念的危机。阿伦特告诉我们,人权概念是以一个人的预设的存在为基础的,而当倡导人权的人第一次面对除了纯粹作为人的事实但已丧失了所有品格和所有关系的人时,人权的概念就站不住脚了。在民族国家的体制中,所谓神圣不可侵犯的人权,当不再可能将其看作一个国家的公民的权利时,便丝毫没有任何保障。1789年发表的《人权与公民宣言》(Déclaration des droits de l’homme et ducitoyen)本身含混的题目就暗示了这一点。“人”和“公民”是表示两个不同的实体,还是构成了第一个术语总是包含着第二个术语的重言法,本来就不清楚。

在民族国家的政治秩序里并没有本身属于纯粹人类的自治空间,这至少可以从这样一个事实中看得出来:就最佳的情况而言,难民的地位始终被认为是临时的,最终只能是被同化或被遣送回国。在民族国家的法律中,关于人本身的稳定条款是不可想像的。

现在,不应该再把1789年到现在的人权宣言看作是立法者以尊重永久的元司法价值为目的而宣布了这些价值的;相反,该是我们根据它们在现代国家中的真实作用理解它们的时候了。事实上,人权在民族国家的政治司法秩序中首先代表着原籍者的“赤裸的生命(naked life)”。赤裸的生命在古代属于上帝,在古典时代显然(作为生物生命[ zoé] )区别于政治生命(biós),在国家管理中属于头等重要的事,因此也是国家管理的世俗基础。民族国家指的是把本土或出生(也就是土著人的生命)作为主权基础的一个国家。这是1789年人权宣言中前三个条款的(实际上并未隐含的)意义:这只是因为这个宣言(第一条和第二条)把出生地置于任何政治组织的核心,从而牢固地把主权的原则维系于民族之上(第三条)(与词源意思相一致,“本土”[ natio] 本来就是“出生”[ nascita]的意思)。这里隐含的虚构意思是,出生[nascita] 即刻作为民族[nation] 出现,所以,在这两个时刻之间不可能会有什么差别。换言之,只有作为公民的即刻就要消失的预设时,权利才属于人类,实际上,这种预设从未作为这样的预设而清楚地被表达出来。

如果难民在民族国家秩序中是这样一个令人不安的因素,那主要是因为通过打破人与公民的同一性、出生地与国籍的同一性,它使原本虚构的主权陷入了危机。当然,对于这样一个原则而言始终有一些例外。我们时代的特殊之处在于,人类正在发展的那部分在民族国家内部不再具有代表性了,它直接动摇了民族国家的

根基。难民显然是边缘人物,把国家—民族—地域的旧的三位一体分裂开来了,因而反倒成了我们时代的政治史上的核心人物。我们不应忘记,欧洲最早建立的集中营是为了控制难民的,而从集中营到死亡营的连续则代表着真正的发源。在“最终解决”的过程中,纳粹始终坚持的几个原则之一是,只有在犹太人和吉卜赛人完全脱离国籍之后,就是说,在他们被剥夺了《纽伦堡法》给予他们的二等公民权之后,才把他们送到死亡营。当他们的权利不再是公民权利的时候,那才是人类真正神圣的时候,在古罗马律法中,该术语的意思就是:注定死亡。

难民的概念必须严格与“人权”的概念区别开来,而避难的权利(迄今为止,这无论如何是欧洲各国立法中严格限制的一个过程)不能再被看作表示难民现象的一个概念范畴了。应该按实际情况看待难民,就是说,将其看作一个限制概念,一方面使民族国家的原则陷入严重危机,同时又为不能再耽搁的范畴更新开辟了道路。与此同时,所谓的非法移民进入欧盟国家的现象所具有的特征和所达到的比例实际上已经足以证明这种视角颠倒之合理性,中欧各国现拥有两千万移民,这一数字在未来的年月里将继续增加。今天工业化国家所面对的是大量非公民的永久居留,他们不想也不可能被归化或遣送回国。这些非公民往往拥有国籍,但仅就他们不愿意得到自己国家的保护这一点而言,他们处于一种无国籍的难民状态。托马斯·哈默为这种非公民居留者发明了一个新词“外籍居民”denizen),这个新词的优点在于表明了“公民”这个概念已经不再能够充分地描述现代国家的社会政治现实了。另一方面,先进的工业国的公民(美国以及欧洲)表明,通过越来越多地抛弃法律规定的政治参与,变成外籍居留者,变成非公民的永久居留者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了,所以,公民和外籍居留者至少在某些社会阶层正在成为一个潜在的模糊领域。与此并进的是越来越强烈的恐外症和防外运动,它们所遵循的是这样一条著名原则,即在仍然具有形式差异的情况下进行本质的同化将加剧仇恨和不宽容。

在欧洲重设死亡营之前(这种事情已经开始发生),民族国家有必要敢于对出生地的原则以及在那个原则下建立的国家—民族—地域的三位一体提出质疑。目前还不能一下子说出所有这些具体情况将如何发生。为解决耶路撒冷问题而必须考虑的选择之一是,这个城市同时而没有任何地域分隔地变成了两个不同国家的首都。这种情况所暗示的相互的外疆域性(或最好说成是无疆域性)的矛盾状况可以归纳为一种新的国际关系模式。在一个国家中,可以想像的不是由不确定的和危险的疆界所分开的两个民族,而是在同一个疆域内处于相互移居状况的两个政治社区,它们通过一系列相互的外疆域性表示相互关系,而其指导性概念已不再是公民的权利,而是个体的避难权。同样,我们可以认为欧洲不是一个不可能在不远的将来蒙受灾难的“各民族的欧洲”,而是一个无疆域的或外疆域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欧洲各国的居民(公民和非公民)都将处于移居或避难的状况;因此,欧洲人的地位将是移居中的公民(这也显然是一种不流动状态)。欧洲的空间将标志着出生(nascita)与民族之间的一种不可简约的差异,其中,古老的民族(people)的概念(众所周知始终指的是少数族裔)可以再次找到其政治意义,因此断然与民族(nation)的概念(目前尚未取代前者)形成对立。

这个空间既不是同质性的民族区域,也不是这些区域的地形总和,而是在地质上加以表白和穿越,如莱顿瓶或莫比乌斯带一样,在那里,内和外是无法确定的。在这个新的空间里,欧洲城市将通过进入相互的外地域关系而承担起作为世界城市的古老使命。

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被以色列驱逐出来的425个巴勒斯坦人一下子来到了无人岛。根据阿伦特的建议,这些人的确构成了“民族的先锋”。但这不必非得是或简单是构成某一未来民族国家的源生内核,也不是说他们也会像以色列解决犹太人问题那样不充分地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相反,他们作为难民所生存的无人岛已经在这个时刻开始采取回归以色列的行动了,通过穿越和改变那片疆域而使那片雪山的景色比赫里兹以色列的其他地区都更成功地转化为内在的了。只有在国家的空间被如此穿越,地质被如此变形,只有在公民认识到自己是一个难民的世界上,人类的政治生存才是可以想像的。

 

 





暴风骤雨

Will-to-Power

荐稿投稿
bfzygzh@163.com




回复以下内容,浏览相关文章




福柯|德里达|德勒兹|本雅明|巴塔耶|巴丢|斯洛特戴克|德波|费希特|朗西埃|鲍德里亚|科耶夫|阿伦特|阿甘本|布朗肖|梅亚苏|哈耶克|阿多诺|詹明信|列斐伏尔|巴特|西美尔|阿多|哈特|阿尔都塞|帕索里尼|利奥塔|巴特勒|阿尔托|哈拉维|阿隆|梅洛庞蒂|布尔迪厄|弗洛伊德|哈贝马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