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动物篇)

生态学人 生态学人
2024-09-04



“外来入侵”是指传入定殖并对生态系统、生境、物种带来威胁或者危害,影响我国生态环境,损害农林牧渔业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的外来物种。


自2003年始,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联合中国科学院先后发布了4次政府公告,随之发布了4批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其中植物有40种:第一批9种、第二批10种、第三批10种、第四批11种。


相关阅读: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植物篇)





物种1

蔗扁蛾                                     

一 、学 名:Opogona sacchari(Bojer)


二、英文名:Banana Moth


三、中文异名:香蕉蛾


四、分类地位:鳞翅目Lepidoptera 辉蛾科 Hieroxestidae


五、 鉴别特征:





成虫体长7.5-10mm。翅披针形。前翅有2个明显的黑褐色斑点和许多细褐纹。触角丝状。足粗壮而扁,跗节最长,后足胫节有2对距。卵椭圆形,淡黄色,长约0.5mm。幼虫乳白色,透明。被蛹,亮褐色,背面暗红褐色,首尾两端多呈黑色。

六、 生物学特性:

1年发生3-4代,在15℃时生活周期约为3个月,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可达8代之多。幼虫活动能力极强,行动敏捷,蛀食皮层、茎秆,咬食新根。以幼虫在寄主花木的土中越冬,翌年幼虫上树危害,多在3年以上巴西木的干皮内蛀食。卵散产或成堆,每雌虫产卵50-200粒。食性广,寄主植物达60余种。

七、原产地:非洲热带、亚热带地区。

八、中国分布现状:己传播到10余个省、直辖市。在南方的发生更严重,在这些地区凡能见到巴西木(即香龙血树Dracaena fragrans Ker-Gawl.)的地方几乎都有蔗扁蛾发生危害。

九、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随寄主植物很容易扩散和传播,已在欧洲、南美洲、西印度群岛、美国等地区发现。巴西木是其重要寄主植物。1987年,蔗扁蛾随进口的巴西木进入广州。随着巴西木在我国的普及,蔗扁蛾也随之扩散,20世纪90年代传播到了北京。蔗扁蛾食性十分广泛,威胁香蕉、甘蔗、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及温室栽培的植物,特别是一些名贵花卉等。感染植物轻则局部受损,重则将整段干部的皮层全部蛀空。

十、控制方法:幼虫越冬入土期,是防治此虫的有利时机。可用菊杀乳油等速杀性的药剂灌浇茎的受害处,并用敌百虫制成毒土,撒在花盆表土内。大规模生产温室内,可挂敌敌畏布条熏蒸。或用菊醋类化学药剂喷雾防治。当巴西木茎局部受害时,可用斯氏线虫局部注射进行生物防治。




物种2

湿地松粉蚧                              

一 、学 名:Oracella acuta(Lobdell)


二、英文名:Lobdelly Pine Mealybug


三、中文异名:火炬松粉蚧


四、分类地位:同翅目Homoptera 粉蚧科 Pseudococcidae


五、 鉴别特征:





若虫椭圆形至不对称椭圆形,长1.02-1.52mm。3 对足。末龄后期虫体分泌蜡质物形成白色蜡包,覆盖虫体。雄成虫分有翅型和无翅型两种。与当地松粉蚧区别:湿地松粉蚧雌成虫梨形,腹部向后尖削,触角7节,当地松粉蚧雌成虫纺锤形,触角8节。

六、 生物学特性:

若虫和雌成虫刺吸松梢汁液为害,为害时主要集中在枝梢端部,特别粗壮的枝梢虫口数量最多。仅在越冬时部分若虫藏匿于老针叶叶鞘内。产卵数量大,对温度条件要求不严格,可忍受一定的低温。

七、原产地:美国。

八、中国分布现状: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有报道。

九、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988年随湿地松无性系繁殖材料进入广东省台山,到1994年,已扩散蔓延至广东省多个县市,破坏了27.7万hm2的松林。据估计,湿地松粉蚧目前正以每年70000hm2时的速度进行散布。近30年来,中国自美洲引入不少松树优良种,种植最广的有湿地松、火炬松和加勒比松,这些寄主为湿地松粉蚧的扩散提供了便利。它同时对当地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南亚松Pinus latteri等也构成了严重威胁,广东中部沿海的低海拔地带危害已相当严重,危害区正在迅速扩散。该虫可以忍受冬季低温,说明有继续向北扩散的可能性。

十、控制方法:国内进行了不少的化学药剂和微生物防治实验,取得一定的杀虫效果,但在生产上还未能进行大面积使用。




物种3

强大小蠹                         

一 、学 名:Dendroctonus valens LeConte

二、英文名:Red Turpentine Beetle

三、中文异名:红脂大小蠹

四、分类地位:鞘翅目 Coleptera 小蠹科 Scolytidae

五、 鉴别特征:





成虫圆柱形,长5.7-10.0mm,淡色至暗红色。雄虫长是宽的2.1倍,成虫体有红褐色,额不规则凸起,前胸背板宽。具粗的刻点,向头部两侧渐窄,不收缩;虫体稀被排列不整齐的长毛。雌虫与雄虫相似,但眼线上部中额隆起明显,前胸刻点较大,鞘翅端部粗糙,颗粒稍大。


六、 生物学特性:

主要危害已经成材且长势衰弱的大径立木,在新鲜伐桩和伐木上危害尤其严重。1年1-2代,虫期不整齐,一年中除越冬期外,在林内均有红脂大小蠹成虫活动,高峰期出现在5月中、下旬。雌成虫首先到达树木,蛀入内外树皮到形成层,木质部表面也可被刻食。在雌虫侵入之后较短时间里,雄虫进入坑道。当达到形成层时,雌虫首先向上蛀食,连续向两侧或垂直方向扩大坑道,直到树液流动停止。一旦树液流动停止,雌虫向下蛀食,通常达到根部。侵入孔周围出现凝结成漏斗状块的流脂和蛀屑的混合物。各种虫态都可以在树皮与韧皮部之间越冬,且主要集中在树的根部和基部。

七、原产地: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等美洲地区。

八、中国分布现状:现分布于山西、陕西、河北、河南等地。

九、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998年在我国山西省阳城、沁水首次发现,推测引入与80年代后期山西从美国引进木材有关。与北美洲发生情况不同的是,它不仅攻击树势衰弱的树木,也对健康树进行攻击,导致发生区内寄主的大量死亡。1999年底,该虫在河北、河南、山西发生面积52.6万hm2,其中严重危害面积13万hm2时,个别地区油松死亡率高达30%,己导致600多万株的松树枯死。在山西,2000年的调查统计,危害面积达16.3hm2万时,其中成灾面积9.1万hm2,己有342.4万株成材油松受害枯死。

十、控制方法:清除严重受害树,并对伐桩进行熏蒸等处理,消灭残余小蠢和避免其再次在伐桩上产卵危害。在成虫侵入期采用菊酯类农药在树基部喷雾,可防止成虫侵害。



物种4

美国白蛾                      

一 、学 名:Hyphantria cunea(Drury)


二、英文名:Fall Webworm, American White Moth


三、中文异名:秋幕毛虫、秋幕蛾


四、分类地位:鳞翅目Lepidoptera 灯蛾科 Arctiidae


五、 鉴别特征:





成虫白色,体长12-15mm。雄虫触角双栉齿状。前翅上有几个褐色斑点。雌虫触角锯齿状,前翅纯白色。卵球形。幼虫体色变化很大,根据头部色泽分为红头型和黑头型两类。蛹长纺锤形,暗红褐色,茧褐色或暗红色,由稀疏的丝混杂幼虫体毛组成。


六、 生物学特性:

美国白蛾在辽宁等地1年发生2代。以蛹在树皮下或地面枯枝落叶处越冬,幼虫孵化后吐丝结网,群集网中取食叶片,叶片被食尽后,幼虫移至枝杈和嫩枝的另一部分织一新网。

七、原产地:北美洲。八、中国分布现状:现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天津、陕西等地。九、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940年传入欧洲,现已传入欧洲10多个国家,以及日本、朝鲜半岛、土耳其。1979年传入我国辽宁丹东一带,1981年由渔民自辽宁捎带木材传入山东荣成县,并在山东相继蔓延,1995年在天津发现,1985年在陕西武功县发现并形成危害。主要通过木材、木包装等进行传播,还可通过飞翔进一步扩散。其繁殖力强,扩散快,每年可向外扩散35-50km。可为害果树、林木、农作物及野生植物等200多种植物,在果园密集的地方以及游览区、林荫道,发生严重时可将全株树叶食光,造成部分枝条甚至整株死亡,严重威胁养蚕业、林果业和城市绿化,造成惊人的损失。此外,被害树长势衰弱,易遭其他病虫害的侵袭,并降低抗寒抗逆能力。幼虫喜食桑叶,对养蚕业构成威胁。十、控制方法:利用人工、机械、化学等方法控制其危害,如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蛾,人工剪除网幕;秋冬季人工挖蛹;喷施溴氰菊醋、灭幼脲等化学和生物杀虫剂等。




物种5

非洲大蜗牛                      

一 、学 名:Achating fulica


二、英文名:Giant African Snail


三、中文异名:褐云玛瑙螺、东风螺、菜螺、花螺、法国螺


四、分类地位:柄眼目Stylomnatophora 玛瑙螺科 Achatinidae


五、 鉴别特征:





贝壳长卵圆形,深黄色或黄色,具褐色白色相杂的条纹;脐孔被轴唇封闭,壳口长扇形;壳内浅蓝色螺层数为6.5-8;软体部分深褐色或牙黄色,贝壳高l0cm左右。足部肌肉发达,背面呈暗棕色,黏液无色。


六、 生物学特性:

喜栖息于植被丰富的阴暗潮湿环境及腐殖质多的地方。6-9月最活跃,晨昏或夜间活动。食性杂而量大,幼螺多为腐食性。雌雄同体,异体交配,生长迅速,5个月即可交配产卵。繁殖力强,一次产卵数达100-400枚。寿命长,可达5-7年。抗逆性强,遇到不良环境时,很快进入休眠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可生存几年。

七、原产地:非洲东部沿岸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奔巴岛,马达加斯加岛一带。

八、中国分布现状:现己扩散到广东、香港、海南、广西、云南、福建、台湾等地。

九、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作为人类的食物、宠物以及动物饲料等引入,除原产地外,已扩散至南亚、东南亚、日本、美国等地,扩散速度很快。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在福建厦门发现,可能是由一新加坡华人所带的植物而引入的。后被作为美味食物,被引入多个南方省份。除人为主动引入外,其卵和幼体可随观赏植物、木材、车辆、包装箱等传播,卵期可混入土壤中传播。它们咬断各种农作物幼芽、嫩枝、嫩叶、树茎表皮,已经成为危害农作物、蔬菜和生态系统的有害生物。这种螺也是人畜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

十、控制方法:养殖场必须建立隔离制度;养殖结束后必须进行彻底的灭螺处理。除药物防治外,应使用各种方法尽量对其杀灭。




物种6

福寿螺                            

一 、学 名:Pomacea canaliculata Spix


二、英文名:Apple Snail,Golden Apple Snail,Amazonian Snail


三、中文异名:大瓶螺、苹果螺、雪螺


四、分类地位:中腹足目 Mesogastropoda 瓶螺科 Ampullariidae


五、 鉴别特征:





贝壳较薄,卵圆形;淡绿橄榄色至黄褐色,光滑。壳顶尖,具5-6个增长迅速的螺层。螺旋部短圆锥形,体螺层占壳高的5/6。缝合线深。壳口阔且连续,高度占壳高的2/3;胼胝部薄,蓝灰色。脐孔大而深。厣角质,卵圆形,具同心圆的生长线。厣核近内唇轴缘。壳高8cm以上;壳径7cm以上,最大壳径可达15cm。


六、 生物学特性:

喜栖于缓流河川及阴湿通气的沟渠、溪河及水田等处。底栖性,雌雄异体。食性杂。有蛰伏和冬眠习性。3月上旬开始交配,在近水的挺水植物茎上或岸壁上产卵,初产卵块呈鲜艳的橙红色,在空气中卵渐成浅粉色。一只雌性福寿螺通常1年产2400-8700个卵,孵化率可高达90%。其繁殖速度比亚洲稻田中当地近缘物种快10倍左右。虽然是水生种类,但可以在干旱季节埋藏在湿润的泥中度过6-8个月。一旦发洪水或被灌溉时,它们又能再次活跃起来。

七、原产地:亚马逊河流域。

八、中国分布现状:广泛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浙江等地。

九、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作为高蛋白食物最先被引入台湾;1981年引入广东,1984年前后,已在该省作为特种经济动物广为养殖,后又被引入到其他省份养殖。但由于养殖过度,口味不佳,市场并不好,而被大量遗弃或逃逸,并很快从农田扩散到天然湿地。福寿螺食量极大,并可啃食很粗糙的植物,还能刮食藻类,其排泄物能污染水体。其对水稻生产造成的损失显然大大超过其作为美食的价值。除威胁入侵地的水生贝类、水生植物和破坏食物链构成外,福寿螺也是卷棘口吸虫、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

十、控制方法:重点抓好越冬成螺和第一代成螺产卵盛期前的防治,压低第二代的发生量,并及时抓好第二代的防治。以整治和破坏其越冬场所,减少冬后残螺量,以及人工捕螺摘卵、养鸭食螺为主,辅之药物防治。





物种7

牛蛙                               

一 、学 名:Rana catesbeiana Shaw


二、英文名:Bull Frog, American Bullfrog


三、中文异名:美国青蛙


四、分类地位:无层目 Anura (Salientia) 蛙科 Ranidae


五、 鉴别特征:





体大粗壮,体长152-l70mm。头长宽相近,吻端钝圆,鼻孔近吻端朝向上方,鼓膜甚大。背部皮肤略显粗糙。卵粒小,卵径12-1.3mm。蝌蚪全长可在100mm以上。


六、 生物学特性:

在水草繁茂的水域生存和繁衍。成蛙除繁殖季节集群外,一般分散栖息在水域内。蝌蚪多底栖生活,常在水草间觅食活动。食性广泛且食量大,包括昆虫及其他无脊椎动物,还有鱼、蛙、蝾螈、幼龟、蛇、小型鼠类和鸟类等,甚至有互相吞食的行为。1年可产卵2-3次,每次产卵10000-50000粒。3-5年性成熟。寿命6-8年。

七、原产地:北美洲落基山脉以东地区,北到加拿大,南到佛罗里达州北部。

八、中国分布现状:几乎遍布北京以南地区(包括台湾),除西藏、海南、香港和澳门外,均有自然分布。

九、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因食用而被广泛引入世界各地,l959年引入我国。牛蛙适应性强,食性广,天敌较少,寿命长,繁殖能力强,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易于入侵和扩散。本地两栖类则面临减少和绝灭的危险,甚至已经影响到生物多样性,如滇池的本地鱼类,同时对一些昆虫种群也存在威胁。早期的养殖和管理方法不当是造成其扩散的主要原因。国内贸易和消耗加工过程中缺乏严格管理,动物在长途贩运和加工过程中逃逸现象普遍。

十、控制方法加强牛蛙饲养管理以及对餐饮业的控制,以免入侵范围进一步扩大。改变饲养方式,由放养改为圈养。在蝌蚪阶段进行清塘性处理来控制种群数量。捕捉和消耗牛蛙成体资源,以控制其在自然生境中的数量。



物种8

桉树枝瘿姬小蜂                

一 、学 名:Leptocybe invasa Fisher et La Salle


二、英文名:Bluegum chalcid


三、分类地位:膜翅目Hymenoptera,姬小蜂科Eulophidae


四、 形态特征:





雌虫体长1.1-1.4毫米,褐色具蓝绿色金属光泽。复眼暗红色;触角9节,浅黑褐色;足淡黄色;腹部卵形,近胸长,产卵器鞘短,长不达腹末。雄虫体长0.8-1.2毫米,形态近似于雌蜂,略修长;触角10节,梗节中部具腹面凸,索节和棒节轮生纤长触角毛。幼虫微小,乳白色球状,无足。


五、 生物学特性:

桉树枝瘿姬小蜂专一危害桉属,寄主包括数十个品种。雌虫产卵于桉树幼嫩组织内,幼虫孵化后刺激寄主组织逐渐形成虫瘿,并于瘿室内发育直至羽化。自然条件下,该虫平均138天完成1个世代,每年发生2-3代,世代重叠。雌虫产卵量近200粒。该小蜂种群性比显著偏雌,繁殖能力强,种群密度大,扩散迅速,极高和极低温度下均可发生危害。 

六、地理分布:除北美洲外,其他各大洲共计20多个国家均有分布。目前,在我国分布于广西、海南以及广东省的部分地区。

七、入侵历史:该小蜂原产澳大利亚,2000 年被首次记述于中东地区,之后相继在非洲地区的乌干达和肯尼亚,亚洲的泰米尔地区以及欧洲的葡萄牙发现,并迅速扩散蔓延。2007年,在我国广西与越南交界处首次发现该种小蜂,2008年相继在海南和广东发现。

八、入侵危害:桉树枝瘿姬小蜂主要危害桉树苗木和幼林,在嫩枝、叶柄及叶片主脉上形成虫瘿,导致叶、枝肿大变形,新梢和侧枝丛生,虫口密度高时可导致枝叶枯萎凋落,植株生长受阻甚至死亡,造成苗圃及新植桉林严重损失。该虫自发现后迅速扩散蔓延,危害严重,对我国华南、西南等地区的桉树种植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九、控制方法采用苗圃袋苗桉树枝瘿姬小蜂化学控制技术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物种9

稻水象甲                      

一 、学 名: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 


二、英文名:Rice water weevil 


三、别名:稻水象


四、分类地位:鞘翅目Coleoptera,象甲科Curculionidae


五、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5-3.8毫米,头部延长成象鼻状。前胸背板中部、鞘翅中部黑色,身体其余部分褐色。卵长约 0.8 毫米,圆柱形,刚产下时白色。老龄幼虫体长约10 毫米,白色,无足,头部褐色,腹部背面有几对呼吸管。老熟幼虫在寄主根上作茧,茧大小和形状似绿豆,幼虫在茧内化蛹,蛹白色。 


六、 生物学特性:

在我国双季稻区一年发生 2 代,但主要以第一代产生危害,第二代发生轻。成虫主要在田边坡地、田埂上、沟渠边等场所的土表、土缝中越冬,越冬场所一般有茅草等禾本科植物。越冬成虫第二年春末夏初先取食幼嫩寄主植物,等秧田揭膜或稻秧移栽后再迁移到稻苗上取食。卵产在浸水的叶鞘内,幼虫孵化后不久就转移到稻根取食。在稻根上结茧化蛹,成虫羽化后大部分飞离稻田(少数留在田埂上)越夏并接着越冬。成虫有趋光性,假死性。 

七、地理分布:目前分布在河北、辽宁、吉林、山东、山西、陕西、浙江、安徽、福建、湖南、云南、台湾等省市。国外主要分布在美国、日本、韩国、朝鲜等国家。

八、入侵历史:我国首先于 1988 年在河北唐海发现此虫,接着先后在天津(1990)、辽宁(1991)、山东(1992)、吉林(1993)、浙江(1993)、福建(1996)、北京(2000)、安徽(2001)、湖南(2001)、山西(2003)、陕西(2003)和云南(2007)发现。 

九、入侵危害:主要危害水稻。成虫沿稻叶叶脉啃食叶肉,留下长短不等的白色长条斑。幼虫咬食稻根,造成断根,使稻株生长矮小,分蘖数减少,稻谷千粒重下降,从而影响产量。 

十、控制方法稻水象甲一旦传入后就很难根除,因此加强检疫是防止其扩散蔓延的关键。禁止从疫区调运秧苗、稻草、稻谷和其他寄主植物,禁止将疫区的稻草或其他寄主植物用于填充材料。在 4-5 月份越冬后成虫开始取食期间,可通过察看水稻秧苗等寄主植物上有无条状取食斑,以便及早发现。防治方法上,可通过调整水稻移栽期、合理排灌水来避害,或者通过物理诱捕来杀灭成虫,也可通过施用农药来防治。现在还没有切实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





物种10




红火蚁                            

一 、学 名:Solenopsis invicta Buren 


二、英文名:Red imported fire ant


三、分类地位:膜翅目Hymenoptera,蚁科Formicidae


四、 形态特征:





主要以工蚁形态特征鉴定种类。工蚁体色棕红色至棕褐色,略有光泽,体长2.5-7.0毫米,无明显工蚁、兵蚁之分。复眼黑色,由数十个小眼组成。触角10节,端部两节膨大呈棒状。中小型工蚁唇基两侧各有 1 齿,内缘中央有 1 个三角形小齿,齿基部上方着生刚毛1 根。 


五、 生物学特性:

社会性昆虫,生活于土壤中。成熟种群数量可达20-50 万头。蚁后每天产 1,500-5,000 粒卵,经过 20-45 天发育为中小型工蚁、30-60天发育为中大型工蚁、80天发育为大型兵蚁、蚁后和雄蚁。蚁后寿命约 6-7 年,工蚁和兵蚁寿命约 1-6 个月。新建蚁巢经过4-5个月开始成熟并产生有翅生殖蚁,进行婚飞活动。食性杂,工蚁具明显攻击性。 

六、地理分布:原产南美洲多国,现分布于南美洲多国、美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中国(台湾、广东、香港、澳门、广西、福建、湖南)等地区。 

七、入侵历史:2003年10月台湾桃园报道发生红火蚁,2004年9月广东吴川报道发生红火蚁。2005年监测显示,广东深圳、广州、东莞、惠州、河源、珠海、中山、梅州、高州、茂名、阳江、云浮,广西南宁、北流、陆川、岑溪,湖南张家界,福建龙岩等地均有红火蚁发生。

八、入侵危害:桉树枝瘿姬小蜂主要危害桉树苗木和幼林,在嫩枝、叶柄及叶片主脉上形成虫瘿,导致叶、枝肿大变形,新梢和侧枝丛生,虫口密度高时可导致枝叶枯萎凋落,植株生长受阻甚至死亡,造成苗圃及新植桉林严重损失。该虫自发现后迅速扩散蔓延,危害严重,对我国华南、西南等地区的桉树种植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九、控制方法可采用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法防治。快速有效的灭除方法是:使用毒饵为主,并结合使用其他类型化学方法。一般一年2-3次全面防治、重点补治。




物种11

克氏原螯虾                    

一 、学 名:Procambarus clarkii


二、英文名:Red swamp crayfish 


三、别名:小龙虾、淡水小龙虾、喇蛄、红色螯虾


四、分类地位:十足目Decapoda,螯虾科Cambaridae


五、 形态特征:





外壳红色而坚硬,头部具额剑,有1对复眼,2对触 角;5 对胸足,第 1 对大螯状,6 对腹足,1 对尾节。雄性前 2 对腹肢变为管状交接器,雌性第1对腹肢退化。


六、 生物学特性:

抗逆性强,能耐受40℃至-15℃的气温;水体缺氧时,可上岸或借助漂浮物侧卧于水面呼吸空气,潮湿环境中可离水存活 1 周,也能在污水中生活。喜占洞穴居,领域行为强,具侵略性。半年可达性成熟,全年皆可繁殖,具有护幼习性,幼体蜕皮 3次后才离开母虾。  

七、地理分布:广泛分布于全国20多个省市,南起海南岛,北到黑龙江,西至新疆,东达崇明岛均可见其踪影,华东、华南地区尤为密集。 

八、入侵历史:原产北美洲,现已广泛分布于除南极洲以外的世界各地。20 世纪 30 年代进入我国,60 年代食用价值被发掘,养殖热度不断上升,各地引种无序,80-90年代大规模扩散。

九、入侵危害:克氏原螯虾可通过抢夺生存资源,捕食本地动植物,携带和传播致病源等方式危害土著物种。有研究发现,该螯虾在预知和躲避敌害方面表现出比土著螯虾更高的适应性。另外它喜爱掘洞筑巢的习性对泥质堤坝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轻则导致灌溉用水流失,重则引发决堤洪涝等险情。 

十、控制方法通过投放野杂鱼捕食克氏原螯虾幼苗以控制其种群规模。在尚未引种的地区,应展开其环境风险评估和早期预警,对已广泛分布地区,加强养殖管理。



物种12

苹果蠹蛾                       

一 、学 名:Cydia pomonella (L.) 


二、英文名:Codling moth


三、别名:苹果小卷蛾、苹果食心虫


四、分类地位:鳞翅目Lepidoptera,卷蛾科Tortricidae


五、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9毫米左右,翅展19-20毫米,是一种小型的蛾类,翅灰白色,具很细的深灰色条纹。翅的末端有一块褐色的三角形斑纹,斑纹有金属铜一样的光泽。幼虫成熟时体长在 14-18毫米之间,背部颜色为淡红色,腹部颜色为黄白色。 


六、 生物学特性:

发育为完全变态型,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 个形态。雌性成虫产单个卵,产卵的位置一般在果实的表面或者靠近果实的叶片及嫩枝上。孵化出来的幼虫钻入果实取食果肉及种子。幼虫经过四次蜕皮后化蛹,在化蛹前幼虫会离开果实,在果树树干翘皮、裂缝或树洞等隐蔽场所吐丝结茧。新的成虫由蛹羽化而来,交配产卵以开始一个新的世代。苹果蠹蛾在不同地区发生代数不同,少则1代,多则5 代。在冬季,该虫以老熟幼虫的形态越冬。  

七、地理分布:苹果蠹蛾遍布于世界各大洲的苹果和梨的产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全境、甘肃省的中西部、内蒙古西部以及黑龙江南部等地。  

八、入侵历史:苹果蠹蛾在 20 世纪 50 年代前后经由中亚地区进入我国新疆,在 50 年代中后期已经遍布新疆全境,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该虫进入甘肃省,之后持续向东扩张。2006 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发现有该虫的分布。另外,2006 年也在黑龙江省发现,这一部分可能由俄罗斯远东地区传入。

九、入侵危害:苹果蠹蛾幼虫蛀食果实,被蛀的果实无法食用并且极易落果,蛀果率可在 80%以上。该虫传入后不易根除,对我国的梨果类水果危害很大,可使我国水果产业遭受严重损失。

十、控制方法目前主要防治手段是采用苹果蠹蛾性信息素迷向防治技术,以寄生蜂、昆虫病毒为主要材料的生物防治技术也取得了许多进展,应用的面积正在逐步扩大。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以及选择性杀虫剂防治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更为有效。





物种13



三叶草斑潜蝇                                                                                                         

一 、学 名:Liriomyza trifolii(Burgess)


二、英文名:American serpentine leaf miner 


三、别名:三叶斑潜蝇 


四、分类地位:双翅目Diptera,潜蝇科Agromyzidae 


五、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 1.3-2.3 毫米。虫体主要呈黑灰色和黄色,头顶和额区黄色。触角3节均黄色,触角芒淡褐色。腹部可见7 节,各节背板黑褐色,腹板黄色。卵圆形,米色略透明,将孵化时卵色呈浅黄色。幼虫蛆状,共3龄,初孵无色略透明,渐变淡黄色,末龄幼虫为橙黄色。蛹椭圆形,围蛹,初蛹呈橘黄色,后期蛹色变深呈金棕色,脱出叶外化蛹。


六、 生物学特性:

三叶草斑潜蝇分卵、幼虫、蛹、成虫 4 个虫态。成虫在叶片正面取食和产卵,卵产在叶表下;幼虫孵出后,即潜食叶片造成潜道;在土壤表层或叶面上化蛹;完成1个世代大约需要3周。该虫一年可发生多代,部分地区达10代以上。在温室内,全年都能繁殖。  

七、地理分布:三叶草斑潜蝇起源于北美洲,现在已经扩散到美洲、欧洲、非洲、亚洲、澳洲和太平洋岛屿的80 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云南、浙江、江苏、上海、福建等省市。  

八、入侵历史:20世纪60年代以后,从美国开始向世界各地传播至非洲各国、南美洲及英国、荷兰等几个欧洲国家,后传至意大利、匈牙利、法国、南斯拉夫、以色列、日本。2005年12 月在广东省中山市发现,其后在海南、浙江、云南、上海等地发现。

九、入侵危害:三叶草斑潜蝇寄主范围广泛,目前所记载的寄主种类超过了 400 种,其中包括多种蔬菜、花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以及多种杂草。三叶草斑潜蝇主要以幼虫潜食寄主叶片。幼虫在叶片内潜食,形成不规则虫道,降低植物光合作用,严重时导致落叶甚至枯死,使花卉、果蔬等园艺植物的观赏和商品价值下降或丧失。

十、控制方法根据该虫不同虫态选择合适农药,可用乙基谷硫磷、异恶哇硫磷、氟铃脲等;可释放潜蝇姬蜂控制三叶草斑潜蝇;用黄板诱杀保护地中的斑潜蝇成虫。在作物生长期间,采用间作套种形成保护带,然后集中处理保护带。在作物采收后,毁灭植物残枝,清除温室或田间内外杂草,挖沟深埋可能被蛹感染的土壤,或利用薄膜覆盖和灌溉相结合的方法消除土壤中的蛹。




物种14



松材线虫                       

一 、学 名: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Steiner et Buhrer) Nickle 


二、英文名:Pine wood nematode


三、分类地位:滑刃目Aphelenchida,滑刃科Aphelenchoididae


四、 形态特征:





成虫体细长,约 1 毫米,唇区高,缢缩显著。口针细长,14-16微米,基部球明显。雌虫尾部近圆柱形,末端钝圆。雄虫体似雌虫,交合刺大,弓状成对,喙突显著,尾部似鸟爪,向腹面弯曲。 


五、 生物学特性:

包括两个生活周期:繁殖周期和扩散周期。繁殖周期雌雄虫交尾后产卵,每只雌虫产卵约 100 粒。幼虫共 4 个龄期。25℃时1 个世代约4-5 天。自然越冬条件下,停止繁殖发育,形成扩散型3 龄和4龄幼虫。低温条件下能够存活2-3 个月。 

六、地理分布:原产北美洲。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日本、韩国、葡萄牙和中国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重庆、贵州、云南等15省市,193个县均有发生。

七、入侵历史:1982 年在南京中山陵首次发现。近距离传播主要靠媒介天牛(如松墨天牛)携带传播;远距离主要靠人为调运疫区的苗木、松材、松木包装箱等进行传播。

八、入侵危害:主要危害松属植物,也危害云杉属、冷杉属、落叶松属和雪松属。病原线虫扩散型4龄幼虫通过媒介昆虫松墨天牛进入松树木质部,在树脂道中,大量繁殖后遍及全株,造成导管阻塞,植株失水,蒸腾作用降低,树脂分泌急剧减少和停止。在夏秋季针叶失水萎蔫褪绿,变黄色至红褐色,松树整株枯死,且红色针叶当年不脱落,从树干可见大量松墨天牛寄生痕迹,木质部呈蓝色。松材线虫几乎毁灭了在香港广泛分布的马尾松林,而且由于扩展迅速,现已对黄山、张家界等风景名胜区的天然针叶林构成了巨大威胁。 

九、控制方法人工伐除病死树,尤其要注意疫木安全处理;林间利用引诱剂诱捕、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技术(如寄生性天敌管氏肿腿蜂和花绒坚甲)防治松墨天牛;加强检疫,防止疫区木材携带该种或松墨天牛扩散传播。





物种15




松突圆蚧                         

一 、学 名: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  


二、英文名:Pine wood nematodePine armored scale


三、分类地位:同翅目Homoptera,盾蚧科Diaspididae 


四、 形态特征:





雌虫长约 0.8 毫米,宽约 0.7 毫米,呈宽梨形,蚧壳白色,触角呈不规则的圆锥形,臀板宽而呈半圆形,硬化,虫体其余部分均为膜质。胸足 3 对,翅 1 对,前翅展约 1 毫米,膜质,具2条翅脉。后翅退化成为平衡棒。 


五、 生物学特性:

松突圆蚧在广东通常每年可发生5代,世代重叠,多以幼虫越冬。新孵化的幼虫在寄主植物上活跃爬行,寻到合适寄生部位后,将口针刺入植物组织内开始取食,并不再改变寄生位置。固定不动的幼虫经一段时间取食后,开始泌蜡形成介壳盖住虫体。

六、地理分布:原产日本和中国台湾,现已扩散到中国的香港、澳门、广东、广西、福建和江西等地。

七、入侵历史:1965年日本学者在台湾采集到松突圆蚧,1980年在日本冲绳岛、先岛诸岛也发现有分布,20世纪70年代末在中国广东发现。它可通过若虫爬行或借助风力自然扩散,还可随寄主苗木、原木、盆景等的调运远距离传播。

八、入侵危害:主要危害松属植物,如马尾松、湿地松、黑松等,其中以马尾松受害最重。该害虫寄生在针叶基部、新抽出的嫩梢基部、新鲜球果的果鳞上及新长出的针叶中下部。它们用刺吸式口器插入植物组织中,吸食植物汁液,被寄生部位变色发黑、干枯或软烂,导致树木衰弱,严重时树冠下部的枝条先行枯死,继而上部针叶枯黄脱落,嫩梢卷曲或停止生长,最后全株枯死。一般松林受害3-5年后,即可造成成片松林枯死,因此危害严重。 

九、控制方法对疫区或疫情发生区的马尾松等松属植物的枝条、针叶和球果及各种松类苗木、盆景、圣诞树等特殊用苗应严格禁止外运。对于受害植物材料可用松脂柴油乳剂或久效磷乳油均匀喷洒或销毁处理。对蚧虫危害的松林应适当进行修枝间伐,保持冠高比为2:5,侧枝保留6轮以上,以降低虫口密度,增强树势。还可在林间释放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 




物种16




椰心叶甲                         

一 、学 名:Brontispa longissima (Gestro)  


二、英文名:Coconut leaf beetle 


三、分类地位:鞘翅目Coleoptera,铁甲科Hispidae 


四、 形态特征:





成虫体狭长扁平,具光泽;长 6-10 毫米,宽 1.9-2.1毫米;头部红黑色,胸部棕红色;鞘翅狭长黑色,有时鞘翅基部1/4 红褐色;足棕红色至棕褐色,粗短;触角粗线状,1-6节红黑色,7-11节黑色。


五、 生物学特性:

在海南 1 年可发生 3-5 代,每个世代需要 55-110 天,成虫平均寿命156 天,雌成虫产卵期较长,可达5-6 个月,每头雌虫平均产卵 119 粒。成虫惧光,成、幼虫常聚集取食,世代重叠明显。  

六、地理分布:国外主要分布于越南、缅甸、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国内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香港、澳门和台湾。 

七、入侵历史:2002年6月,海南省首次发现椰心叶甲,当年扩散蔓延到海口、三亚及文昌等3市县;2003 年扩散蔓延到万宁、琼海、定安、陵水、屯昌、儋州、澄迈、保亭等 8 市县,2004 年年底扩散蔓延至海南全省。同时云南河口,广西、广东及福建 3 省沿海地区也相继发生椰心叶甲危害。

八、入侵危害:20世纪70年代,椰心叶甲传入美属萨摩亚的图图伊拉岛等地区,造成产量损失高达 50-70%。2005 年,我国染虫棕榈植物超过 500 万株。受害的椰子、槟榔等棕榈植物的生长受阻,减产60-80%,严重时植株大面积死亡。

九、控制方法释放天敌椰心叶甲啮小蜂和椰甲截脉姬小蜂进行生物防治是目前采用的最经济、有效、持久和环境友好的方式。 




物种17

巴西龟                   

一 、学 名:Achating fulicaTrachemyss cripta elegans (Wied.)


二、异名:Chrysemyss cripta elegans Boulenger, Trachemys lineata Gray


三、英文名:Red-eared slider, red eared turtle


四、分类地位:爬行纲Reptilia、龟鳖目Testudines


五、 形态特征:





巴西龟头、颈、四肢、尾均布满黄绿蓝镶嵌粗细不匀的纵纹,头部两侧有2 纵条红斑,老年个体包括红斑在内的彩纹消失,变为黑褐色。背腹甲密布黄绿镶嵌且不规则的斑纹。腹甲黄色,每一盾片有暗色大斑。指、趾间具蹼,尾较短。成年雄性个体,足的前端具有伸长并弯曲的爪,且位于长而粗的尾部的肛门可显露在臀盾之外。


六、 生物学特性:

巴西龟喜静怕噪,喜暖怕冷,生性好动,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食性杂,耐饥饿,稚、幼龟阶段多以小鱼虾、动物瘦肉等为主要食物,成龟阶段可摄食植物性饲料,包括藻类、浮萍及水中浮出的其他草本植物,蟒蚌、小鱼、虾等甲壳类动物,螺蜘等各种软体动物。在自然条件下,巴西龟的性成熟年龄一般为四、五龄。巴西龟的产卵期在 6~9 月份,一年产卵 3~4 次,年产卵45 只左右,最高可达 90 只,在气温 24~25℃下,50~70 天可孵出稚龟。适宜温度为 20~34℃,温度降至 14℃以下时停止摄食,降至 11℃以下时进入冬眠,最适温度为32℃。

七、地理分布:原产美国中南部,沿密西西比河至墨西哥湾周围地区。巴西龟已经在除南极洲之外的所有大洲上都发现有野生个体的存活,并且已在欧洲、非洲、澳洲、亚洲和美国原产地以外的美洲等世界范围内成功入侵。目前分布:日本、智利、南非、意大利、韩国、泰国、澳大利亚、德国、法国、以色列、英国、西班牙、巴哈马、百慕大、巴西、哥斯达黎加、密克罗尼西亚共和国、新西兰、波兰、越南、孟加拉国、印度、丹麦、加拿大。

八、入侵历史:巴西龟20 世纪80 年代经香港引入我国内陆广东,继而迅速流向全国。宠物丢弃、养殖逃逸、错误放生等导致其在野外普遍存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巴西龟最多的国家。分布范围以人口较为集中的城市周边水域为主,目前野外分布最北端为辽宁沈阳市,南端为海南五指山市,最西端为云南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河北、河南、陕西、辽宁、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山东、山西、江苏、浙江、福建、海南、广东、广西、上海18 个省(区、市)有巴西龟养殖场的分布。

九、入侵危害:巴西龟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收录为100 种最具破坏力的入侵生物之一。巴西龟排挤本地物种,对入侵地的本土龟造成严重威胁。还是沙门氏杆菌传播的罪魁祸首,在美国每年大约有 100~300 万的人感染此病菌,其中 14%的病例由龟类传染。

十、控制方法:巴西龟不可以放生到野外,严格控制养殖场的逃逸。





物种18


豹纹脂身鲇                     

一 、学 名:Pterygoplichthys pardalis (Castelnau)


二、异名:Hypostomus pardalis (Castelnau), Liposarcus pardalis (Castelnau)


三、英文名:Amazon sailfin catfish


四、中文俗名:清道夫、琵琶鼠、垃圾鱼


五、分类地位: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鲇形目Siluriformes


六、 形态特征:





体长 25~40 cm,呈半圆筒形、侧宽、背鳍宽大,尾鳍是呈浅叉形,腹部扁平、体呈暗竭色、全身灰黑色带有黑白相间的花纹,布满黑色斑点,表面粗糙有盾鳞,头部和腹部扁平,左右两边腹鳍相连形成圆扇形吸盘,须1 对,胸腹棘刺能在陆地上支撑身体和爬行。雌性背体宽,倒刺软而柔滑,体色较淡不发黑,胸鳍短而圆;雄性背体狭,倒刺硬而粗糙,体色较深发黑,胸鳍长而尖,胸鳍有追星。


七、 生物学特性:

属热带杂食性底层鱼类,生长适温 23~28℃, 适应性强,喜欢弱酸性水,耐低氧能力强,易养殖;有吸盘,常吸附于池壁四周,舔食残渣剩饵,因而得名豹纹脂身鲇。成鱼体长达到30cm,活动于水体的底层,具有适应性强、易饲养、杂食性、耐低氧、起捕率高等特点。豹纹脂身鲇对光敏感,有惧光性。晚上在远处用灯光照射池壁上吸伏的豹纹脂身鲇,只要光线照到,即使没有任何响动,也会快速潜入水底,躲避光线。在南美洲,3~6 月份开始怀卵,9 月~次年1 月份为排卵季节,一次产约700~1000 颗卵粒。

八、地理分布:原产南美洲,广泛分布于亚马逊河流域。

九、入侵历史:1980 年引入我国,因其作为观赏鱼出现。现广布于广东、湖北、台湾、广西、陕西、四川、重庆、江苏、江西、海南、安徽、上海、浙江、福建、云南、吉林。

十、入侵危害:成年的豹纹脂身鲇食量巨大,除了青苔等藻类,它还会以其它鱼类的鱼卵为食,一天可以吃掉3000~5000 粒鱼卵,也会吞食鱼苗。

十一、控制方法:严控人为引种和传播,防止扩散到自然水系。





物种19


红腹锯鲑脂鲤                 

一 、学 名:Pygocentrus nattereri Kner 1858


二、异名:Rooseveltiella nattereri (Kner), Serrasalmus nattereri (Günther,)


三、英文名:Red piranha,


四、中文俗名:食人鲳或食人鱼


五、分类地位:硬骨鱼纲Osteichthyes、脂鲤目Characiformes


六、 形态特征:





体型侧扁,腹部有锯齿状边缘,背部具脂鳍。背鳍16~18,臀鳍28~32,尾鳍顶端微凹。体色多样不定,取决于年龄和生活环境条件的不同,体侧和头部的颜色随年龄变化会有所变化。10~15cm 长的健康个体,背部从蓝灰色到棕灰色;体侧淡棕色到微橄榄色,并散布银色具金属光泽的小点;身体下部,包括胸鳍和腹鳍,则呈现淡红色到血红色;背鳍和尾鳍外缘黑色,内侧微白;臀鳍红色具黑缘。


七、 生物学特性:

红腹锯鲑脂鲤听觉高度发达,牙齿尖锐异常,下颚强而有力,不仅能一口咬碎鱼骨,甚至还能咬断直径 1mm 左右的钢制钓钩。中午会聚在荫凉处休息。成年个体一般在晨昏活动,体长 15~24cm 的个体通常黄昏活动,幼鱼(8~11cm)则整日活动。咬住猎物后紧咬不放,以身体的扭动将肉撕下来。常成群结队出没,旱季水域变小时,食人鲳会聚集成大群,攻击经过此水域的动物。性成熟年龄18 个月,雌鱼每次产卵2000~4000 粒。


八、地理分布: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目前分布于巴西、阿根廷、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巴拉圭、秘鲁、美国、孟加拉国。

九、入侵历史:上世纪 80 年代初红腹锯鲑脂鲤被开发为观赏鱼引入我国。目前分布于广东、广西、浙江、四川、湖南、江西、北京、天津、辽宁、吉林、福建、海南、台湾。

十、入侵危害:食人鲳性情十分凶猛残暴,可在短时间内将大于自己体积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动物吃掉,对于入侵地的当地鱼种造成危害,严重威胁渔业发展;严重威胁分布区人类健康。

十一、控制方法:严格控制观赏红腹锯鲑脂鲤进入自然水系。





物种20


尼罗罗非鱼               

一、学 名:Oreochromis niloticus (L.)


二、异名:Perca nilotica L., Tilapia cancellata Nichols, Oreochromis niloticus filoa Trewavas, Oreochromis niloticus tana Seyoum et Kornfield


三、英文名:Nile tilapia


四、中文俗名:罗非鱼、吴郭鱼、非鲫


五、分类地位:硬骨鱼纲、鲈形目、丽鱼科


六、 形态特征:





体长卵圆形,侧扁,尾柄较短。头略大,背缘稍凹。吻钝尖,吻长大于眼径。口端位。上、下颌几乎等长;上颌骨为眶前骨所遮盖。上、下颌齿细小,3 行。眼中等大,侧上位。眼间隔平滑,显著大于眼径。鼻孔细小。前鳃盖骨边缘无锯齿,鳃盖骨无棘。鳃耙细小,基部较宽,末端尖锐。下咽骨密布细小齿群。体侧有 9~10 条黑色的横带,成鱼较不明显。背鳍鳍条部有若干条由大斑块组成的斜向带纹,鳍棘部的鳍膜上有与鳍棘平行的灰黑色斑条,长短不一;臀鳍鳍条部上半部色泽灰暗,较下部为甚;尾鳍有6~8 条近于垂直的黑色条纹。雄鱼的背鳍和尾鳍边缘有1 条狭窄的灰白色带纹。


七、 生物学特性:

栖息于水体中下层,最适生长温度为28~32℃,繁殖水温 20℃以上。对环境适应能力很强,耐低氧;能生活在淡水和低盐度海水水体中。杂食性,食性广,幼鱼主要摄食浮游生物。尼罗罗非鱼在适温条件下,约6 个月达到性成熟。为多次产卵类型,雄鱼营巢挖窝,雌鱼含卵口孵鱼苗。

八、地理分布:原产尼罗河流域,分布地:塞内加尔、冈比亚、尼日尔、乍得等,目前有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养殖记录。

九、入侵历史:1978 年长江水产研究所首次从尼罗河引进我国大陆后,尼罗罗非鱼迅速在全国各地推广养殖,成为罗非鱼养殖的主要品种。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台湾等地已经形成能够越冬的自然群体。全国养殖范围甚广,除上海、青海、宁夏三省(区、市)无罗非鱼产量记录外,其他地区(包括台湾)均有罗非鱼的养殖。

十、入侵危害:尼罗罗非鱼适生能力强,杂食性,生长迅速、繁殖力强,有强烈的领域和护幼行为。通过竞争、捕食等作用对本地鱼类威胁很大。在我国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的一些河流中,已形成地方优势种群,造成本地鱼类减少或消失,物种多样性趋于单调。

十一、控制方法:对于池塘养殖,应做好防逃逸工作,不要选择罗非鱼进行放生活动。




物种21



红棕象甲                 

一 、学 名: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 (Oliver) 


二、英文名:Red palm weevil 


三、分类地位:昆虫纲Insecta、鞘翅目Coleoptera


四、 形态特征:





成虫:红棕象甲身体红褐色,前胸具两排黑斑。鞘翅红褐色有时全部暗黑褐色。身体腹面黑红相间或暗黑褐色上有一不规则红斑。卵:卵长椭圆形,乳白或者乳黄色,表面光滑。幼虫:初孵出的幼虫为白色,头部黄褐色,老熟幼虫肥胖,纺缍形淡黄白色,头褐色,口器坚硬。蛹:3~4 cm,初乳白色,后转为黄色、橘黄色,外包裹一层深褐色有光泽的不透明膜,最外面包裹一层取食后的植物纤维作成的茧。


五、 生物学特性:

一年发生 2~3 代,卵期2~5 天,幼虫期30~90 天,蛹期8~20 天,成虫寿命 63~100 天。红棕象甲雌成虫用喙在叶片茎部或茎顶软组织或受伤部位咬一小洞,产卵其中。卵散产,一处一粒,一头雌虫一生可产卵多达200 粒。幼虫孵出后,即向四周蛀洞并取食柔嫩组织的汁液,纤维留在虫道周围。幼虫老熟时用纤维筑茧在其中化蛹,待羽化时咬破茧的一端爬出。雌虫一生可交尾数次,交尾后当天即可产卵。

六、地理分布:原产亚洲南部及西太平洋美拉尼西亚群岛。目前分布:印度、伊拉克、沙特、阿联酋、阿曼、伊朗、埃及、巴基斯坦、巴林、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缅甸、越南、柬埔寨、斯里兰卡、所罗门群岛、新喀里、多尼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日本、约旦、塞浦路斯、法国、希腊、以色列、意大利、西班牙、土耳其。 

七、入侵历史: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该虫才开始受到重视。1998 年在海南文昌县最早发现红棕象甲严重危害椰子树。近 20 年,大量引入加拿利海枣并且受害严重。海南、广东、广西、台湾、云南、西藏、江西、上海、福建、四川、贵州、江苏、浙江均有分布。

八、入侵危害:红棕象甲成虫、幼虫均危害棕榈科植物,后者造成损害更大。受害株初期表现为树冠周围的叶子变枯黄,后扩展至树冠中心,心叶也黄萎。虫口多时树干被蛀空,遇大风容易折断。危害到生长点时,生长点腐烂,植株死亡。世界和我国许多地区的棕榈科植物均遭受红棕象甲的严重危害。

九、控制方法红棕象甲的幼虫、成虫在很长的时间内都是钻蛀在枝条、叶柄、茎的内部隐藏,极易传带。加强对疫情的检疫封锁,限制从国内红棕象甲发生区引进和调运棕榈科植物或从国外疫区进口棕榈科大型植株和种苗。在引进这些大型植物体的时候,要实施严格、细致的检疫措施,一旦发现有虫的植株,需销毁处理。





物种22



悬铃木方翅网蝽              

一 、学 名:Corythucha ciliata Say


二、英文名:Sycamore lace bug


三、分类地位:昆虫纲Insecta、半翅目Hemiptera


四、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2~3.7mm,乳白色,头顶和体腹面黑褐色;头兜发达,盔状,头兜突出部分的网格比侧板的略大,从侧面看,头兜的高度较中纵脊稍高。在两翅基部隆起处的后方有褐色斑。头兜、侧背板、中纵脊和前翅表面的网肋上密生小刺, 侧背板和前翅外缘的刺列十分明显;前翅显著超过腹部末端,其前缘基部强烈上卷并突然外突,亚基部呈直角状外突,使得前翅近长方形,腿节不加粗;足和触角浅黄色;后胸臭腺孔缘小且远离侧板外缘。卵:长椭圆形,乳白色,顶部有椭圆形褐色卵盖。若虫:共 5 龄。1 龄若虫体无明显刺突;2 龄若虫中胸小盾片具不明显刺突;3 龄若虫前翅翅芽初现,中胸小盾片2 刺突明显;4 龄若虫前翅翅芽伸至第1 腹节前缘,前胸背板具2 明显刺突;末龄若虫前翅翅芽伸至第4 腹节前缘,前胸背板出现头兜和中纵脊,头部具刺突5 枚,头兜前缘处有刺突2 对,后缘有1 对3 叉刺突,前胸背板侧缘后端具单刺1 枚,中胸小盾片有1 对单刺突,腹部背面中央纵列4 枚单刺,两侧各具6 枚双叉刺突。


五、 生物学特性:

一年发生 2~ 3 代,成虫越冬。越冬时成虫群集于树皮裂口下、房屋墙壁缝隙内或落叶绿篱上。成虫具有较强的耐寒性,可以抵御-23.3℃的低温。单雌产卵100~350 粒。若虫通常沿叶脉群集,低龄若虫龄行动缓慢且仅在孵化时的叶片上吸汁,高龄若虫则可转移至其他叶片生活。温暖干燥的天气利于其发生和危害。蛹,待羽化时咬破茧的一端爬出。雌虫一生可交尾数次,交尾后当天即可产卵。


六、地理分布:原产北美的中东部,主要分布:美国、加拿大、法国、匈牙利、西班牙、奥地利、瑞士、捷克、保加利亚、希腊、俄罗斯、智利、韩国、日本。

七、入侵历史:自1960 年从北美传入欧洲,1990 年传入南美洲智利,1996 年传入韩国,2001 年传入日本,2006 年传入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悬铃木方翅网蝽具有传播速度快、危害严重等特点,而悬铃木是我国常见树木,对我国具有潜在危害。我国于2006 年在湖北武汉首次发现,现已在上海、浙江、江苏、重庆、四川、湖北、贵阳、河南、山东等地发现, 并呈暴发态势。

八、入侵危害:悬铃木方翅网蝽刺吸叶片汁液直接为害。通常于悬铃木树冠底层叶片背面吸食汁液,最初造成黄白色斑点和叶片失绿,严重时叶片由叶脉开始干枯至整叶萎黄、青黑及坏死,从而造成树木提前落叶、树木生长中断、树势衰弱至死亡。同时可携带悬铃木叶枯病菌和甘薯长喙壳菌,而这2 种病原菌能降低悬铃木树势并导致其死亡。

九、控制方法限制从悬铃木方翅网蝽的疫区引种调入移植悬铃木属植物,对来自非疫区的悬铃木属的苗木、大树等也要进行检查,一旦发现疫情,立即处理。早春时期在悬铃木方翅网蝽卵孵化高峰时用高压水枪驱逐若虫。许多药剂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但特别需要注意环境污染和人畜健康。




物种23



扶桑绵粉蚧                  

一 、学 名: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


二、英文名:Solenopsis mealy bug


三、分类地位:昆虫纲Insecta、半翅目Hemiptera


四、 形态特征:





雌成虫活体卵圆形,浅黄色,扁平;表皮柔软;体背被有白色薄蜡粉;足红色,足通常发达,可以爬行;腹脐黑色,腹部可见3 对黑色斑点;体缘有蜡突,均短粗,腹部末端4~5 对较长。成虫体长 2.5~2.9mm,宽1.60~1.95mm。触角9 节,基节粗,他节较细;单眼发达,突出,位于触角后体缘。常有螺旋形三格腺,25~30 个;多格腺,仅分布于腹面,五格腺缺。雄成虫体微小长1.4~1.5mm,触角10 节,长约为体长的2/3,足细长,发达,腹部末端具有2 对白色长蜡丝,前翅正常发达,平衡顶端有1 根钩状毛。


五、 生物学特性:

扶桑绵粉蚧具有雌雄二型现象,繁殖能力强,年发生世代多且重叠,常温下世代长25~30 天。卵历期为3~9 天;若虫历期22~25 天,1 龄若虫历期约6 天,行动活泼,从卵囊爬出后短时间内即可取食危害;2 龄若虫约8 天,大多聚集在寄主植物的茎、花蕾和叶腋处取食;3 龄若虫需要约 10 天,虫体明显披覆白色绵状物,该龄期的第7 天开始蜕皮,并固定于所取食部位。成虫整个虫体披覆白色蜡粉,群居于植物茎部,有时发现群居于寄主叶背。在冷凉地区以卵或其他虫态在植物上或土壤中越冬,在植株上或者土壤里以卵在卵囊中或其他虫态越冬。气候条件适宜可终年活动和繁殖。


六、地理分布:原产北美洲,目前分布:墨西哥、美国、古巴、牙买加、危地马拉、多米尼加、厄瓜多尔、巴拿马、巴西、智利、阿根廷、尼日利亚、贝宁、喀麦隆、新喀里多尼亚、巴基斯坦、印度、泰国。

七、入侵历史:该虫最早被发现于美国新墨西哥州一个公园和植物根部的火蚁巢中,在美国1991 年开始危害棉花,1992 年开始在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发现其发生危害。2002 年智利在人参果上发现该虫发生危害,2003 年阿根廷、 2005 年巴西、2008 年尼日利亚相继发现该虫。2005 年以来,巴基斯坦、印度等地棉花上该虫暴发成灾。我国 2008 年在广东首次发现, 至今已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云南、海南等。

八、入侵危害:扶桑绵粉蚧以雌成虫和若虫吸食植物汁液危害,主要危害扶桑、棉花等植物的幼嫩部位,包括嫩枝、叶片、花芽和叶柄。受害植株长势衰弱,生长缓慢或停止,呈失水干枯状,造成植株的花蕾、花、幼铃脱落;可造成茎叶甚至整个植株扭曲变形,严重时可导致扶桑死亡。扶桑绵粉蚧分泌的蜜露还可以诱发煤污病,从而加重对寄主植物危害,影响光合作用,最终会导致叶片大量脱落,明显影响植物观赏性与绿化效果。

九、控制方法扶桑绵粉蚧发生区,对调运扶桑、木槿、小叶榕、桑树、棉花、向日葵等植物及可能传带扶桑绵粉蚧的植物产品、包装物品实行严格检疫,一旦发现疫情,就地进行集中除害处理。在未发生扶桑绵粉蚧的适生区,严禁带有该虫的寄主植物及其产品调入,防止疫情人为扩散。




物种24



刺桐姬小蜂                    

一 、学 名:Quadrastichus erythrinae Kim


二、英文名:Erythrina gall wasp


三、分类地位:昆虫纲Insecta、膜翅目Hymenoptera


四、 形态特征:





雌成虫:体黑褐色,长 1.45~1.6 mm,具3 个红色单眼,略呈三角形排列;触角9 节;前胸背板黑褐色,中胸盾片具1 个“V”形或起自前缘的倒三角形黑褐色中叶,其余部分黄色;翅透明无色,翅面纤毛黑褐色,翅脉褐色;腹部褐色,背面颜色较腹面深,前、后足基节黄色,中足基节浅白色,腿节棕色,产卵器鞘不突出,藏于腹内。雄成虫:体色较雌虫浅,长1.0~1.15 mm 外生殖器延长,阳茎长而突出,并具1 对腹侧突。


五、 生物学特性:

刺桐姬小蜂专一危害刺桐属植物。雌虫生殖力强,产卵前先用产卵器刺破寄主表皮,将卵产于寄主新叶、叶柄、嫩枝或幼芽表皮组织内。幼虫孵出后取食叶肉组织,引起叶肉组织畸变。由于植物的保护反应,受害部位逐渐膨大,形成虫瘿。幼虫在虫瘿内完成发育并在其内化蛹,成虫羽化后咬一个直径3~4 mm 的羽化孔,从羽化孔内爬出。该虫生活周期短,1 个世代大约 30 天,1年发生多个世代,世代重叠严重。

六、地理分布:原产毛里求斯、留尼汪、新加坡、美国(夏威夷)。

七、入侵历史:2005 年美国夏威夷首次发现,随后在其他许多地区发现该虫严重危害刺桐属植物。2005 年,在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的刺桐种植区发现刺桐姬小蜂严重危害。2005 年 7 月我国首次在深圳发现,随后在福建省厦门市和海南省三亚市、万宁县也相继发现。现分布于台湾、广东、广西、福建、海南。

八、入侵危害:刺桐姬小蜂严重危害刺桐属植物,刺桐受害后,叶片常发生卷曲,在叶的正背面和叶柄等处出现畸形,在受害处产生肿大的虫瘿。虫瘿严重的叶片和茎干造成生长迟缓和缺乏活力,严重被害引起大量落叶甚至植株死亡。

九、控制方法加强对已调入的刺桐属植物的复检和跟踪监测,对从疫区国家进口刺桐属植物实施严格检疫。严格控制带虫刺桐苗木引入自然保护区。对发现有刺桐姬小蜂林木的叶片、嫩枝进行剪除,并清理干净落在地面的虫瘿及枝叶,将叶片、嫩枝集中焚烧或挖坑填埋,防止蔓延。对新发生的孤立疫点和植株,采取伐除并就地销毁,并对发生区周围的刺桐属植物进行喷药预防。




物种25



食蚊鱼                         

一 、学 名:Gambusia affinis(Baird et Girard)

二、英文名:Top Minnow, Mosquito Fish, Plague Minnow


三、分类地位:鳉形目Cyprinodontiformes, 胎鳉科Poeciliidae


四、 形态特征:





食蚊鱼背鳍条7~9,胸鳍条 13~14,腹鳍条6,臀鳍条9~10。雄鱼的第三、四、五臀鳍条变的很长,演化成交接器(生殖鳍)。食蚊鱼体形细小。背部略隆起,呈微弧形。腹部圆。头背平而宽,前方略尖。背鳍部位较高,在鱼体的后部。胸鳍长,末端可达腹鳍上方。腹鳍末端可达肛门。臀鳍起点在起点的垂线之前。尾鳍不分叉,边缘呈圆形。鱼体背部呈现橄榄褐色,体侧大部分呈半透明灰色,并常有光亮的淡蓝色,腹部为银白色。在背鳍和尾鳍部经常分布一些不很明显的小黑点。雌鱼怀胎时在臀鳍上部有一明显的黑斑,常称为胎斑。性成熟的个体,雌鱼体长为 16~45mm,体重为 0.21~1.95g。雄鱼的个体比雌鱼小,体长为14~27.7mm,体重为0.04~0.45g。



五、 生物学特性:

食蚊鱼是一种近岸活动的中小层小型鱼类,以摄食蚊虫和浮游动物为主,食物范围广泛。食蚊鱼的存活温度范围宽,存活水温为1℃~40℃,适合温度为25℃~30℃。食蚊鱼对环境适应能力极强,耐高温、耐低温、耐低溶氧且有一定的耐盐性。食蚊鱼为卵胎生,在中国其繁殖期为春季中期至秋季中期,年更替世代数可达3~4代。


六、地理分布:主要产于美国南方、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

七、入侵历史:为控制蚊子和疟疾的发生,食蚊鱼分别于1911 年和1927 年被引入到中国台湾和大陆。20 世纪中后期,为提高渔业产量,中国云南省众多高原湖泊大量引种外来鱼类,食蚊鱼随着其它鱼类引种被无意引入。目前,食蚊鱼在中国长江以南(包括台湾)的各地小水体中均有分布,同时在云南高原湖泊中也有分布。

八、入侵危害:食蚊鱼通过捕食浮游动物、土著鱼类的鱼卵或鱼苗、两栖类的卵或幼体,造成当地部分土著种的濒危和灭绝,进而改变入侵地水生物种群落结构,影响水生生态系统功能。因此,食蚊鱼已经被纳入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入侵种名单。目前在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经发现食蚊鱼的分布。

九、控制方法严控人为引种和传播,禁止随意放生,防止扩散到自然水系。




物种26


美洲大蠊                       

一、学 名:Periplaneta Americana (L.)


二、异名:Blatta americana L., Blatta kakkerlac De Geer, Blatta orientalis Sulzer, Blatta aurelianensis Foureroy, Blatta siccifolia Stoll, Blatta heros Fchscholtz, Blatta domicola Risso, Periplaneta stolida Walker, Periplaneta americanacolorata Rehn.


三、英文名:American Cockroach


四、中文俗名:蟑螂,蜚蠊,偷油婆,香娘子,石姜,负盘,滑虫,茶婆虫


五、分类地位:蜚蠊目Blattaria,蜚蠊科Blattidae


六、 形态特征:





体大型,雄虫体长约 27~32mm,雌虫体长约 28~32mm。赤褐色,头顶及复眼间黑褐色。复眼间距雄虫狭雌虫宽,单眼明显淡黄。前胸背板略作梯形,后缘缓弧形,雄虫约 6mm×9.5mm( 长×宽) ,雌虫约7mm×9.4mm;颜色淡黄,中部有一赤褐以至黑褐大斑,其后缘中央向后延伸呈小尾状,其前缘有淡黄T 形小斑,背板后缘与大斑同色;雄虫在大斑之后、背板后缘中部之前,有左右二浅斜沟,但雌虫不明显。雄虫前翅长约26~32mm,雌虫前翅长约20~27mm。雄虫腹部各节背板后侧角为直角,钝圆,雌虫后端数节向后略突出。雄虫肛上板宽大,两侧缘弧形,几成四方形,无色透明,后缘中央有深三角形切口,切口端几达肛上板长度之半;雌虫肛上板略呈三角形,赤褐色,不透明,后缘切口略作小三角形,顶端钝圆,其两侧形成两小叶片,后缘角钝圆。尾须细长多节,比肛上板长一倍,端部细长而尖。雄虫生殖腔中部偏左有一钩刺有时露出腹端,一般从后方可以看出,其尖端呈两个小钩,一大一小,方向互异,由长钩刺向内还有一膜片,上有二乳头;此钩刺及乳头即阳茎叶。雄虫下生殖板较宽短,后缘中央无切口;从腹面看,肛上板的切口两侧叶片从下生殖板的后缘向后露出;雌虫的下生殖板中部隆起,两侧及末端下倾如船底。雄虫腹刺细长,尾须与腹刺均橙黄或赤褐色。初产卵鞘白色渐变褐至黑色,长约1cm,宽0.5cm,每鞘有卵14~16 粒。卵期约45~90 天化为若虫,若虫约经10 次蜕皮化为成虫,后期若虫出现翅芽。成虫寿命约2 年。完成一世代约需两年半。


七、 生物学特性:

美洲大蠊繁殖能力强,无雄虫时,雌虫能进行无性繁殖,一对成虫一年内可繁殖几十万只;美洲大蠊食性复杂,咬食书籍和衣物,特别偏爱糖、淀粉等有机物质;美洲大蠊喜欢阴暗潮湿、温暖的环境,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也强,成虫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可以存活2~3 个月,在断绝水源的情况下也能存活1 个月。

八、地理分布:原产于非洲北部,可能是在贩卖黑人时期由非洲带入美洲。

九、中国分布:美洲大蠊在中国各省市广泛分布。主要分布在北京、河北、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湖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台湾等地

十、入侵危害:美洲大蠊的排泄物和蜕落的表皮带有过敏原,可以引发皮疹、哮喘等病症;美洲大蠊还能携带多种致病菌,如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沙门杆菌、伤寒杆菌和寄生虫卵,是家畜及人类许多传染性疾病的重要传播媒介。

十一、控制方法持室内隐蔽场所的清洁卫生。可采用 0.2%的氯菊酯对美洲大蠊直接喷洒,有 100%的致死效果;或喷洒氯氰菊酯+有机磷、氯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增效磷等防除美洲大蠊。也可采用人工合成的美洲大蠊性信息素作为引诱剂及病毒制剂等进行防治。目前,也有利用蜚蠊啮小蜂寄生美洲大蠊的卵,天然寄生率超过50%。




物种27


德国小蠊                       

一、学 名:Blattella germanica (L.)


二、异名: Blatta obliquata Daldorff, Phyllodromia bivittata Saussure, Ischnoptera parallela Tepper, Phyllodromia magna Tepper, Phyllodromia cunei-vittata Hanitsth, Blattella cunei-vittata Haitsch, Phyllodromia germanica Shiraki, Phyllodromia niitakana Shiraki, Blattella stylifera Chopard, Blattella niitakana Bey-Bienko.


三、英文名:Croton Bug, Steam Fly, Cockroach, German Cockroach


四、中文俗名:德国蟑螂,德国姬蠊


五、分类地位:蜚蠊目Blattaria, 姬蠊科Blattellidae


六、 形态特征:





体小型,淡赤褐色。雄虫狭长,体长 10~13mm,雌虫较宽短,体11~14mm。前胸背板具2 条内侧平直的纵向黑色条纹。雄虫前翅长9.5~11mm,雌虫前翅长11~13mm。雄虫腹部狭长,第7 节背板特化,肛上板半透明;下生殖板左右不对称,形状不正,左后缘有一凹槽,基部两侧各有1 侧片即第9 节背板侧片,向后延伸部分侧片较宽,端部钝圆,左侧片后端远离凹槽侧缘。雌虫腹部较宽短,基部宽,赤褐色,端部狭,白色,末端钝角,侧缘斜,略向内凹,整体略呈三角形;下生殖板宽大,表面隆起,前侧缘近半圆形,后缘圆弧形,尾须强大多毛。初产卵鞘乳白色渐变至黄褐色。若虫 5~7 龄,低龄若虫深褐色,背板纵纹从低龄到高龄逐渐显现。


七、 生物学特性:

德国小蠊 1 年可繁殖 5~6 代,繁殖力极强。温度和食物影响德国小蠊的分布,在 40~50℃或-5~5℃时,德国小蠊随温度的升高或下降存活时间呈下降趋势,德国小蠊对湿度要求较高,窝巢距水源和食物一般不超过 4m。断绝水和食物时,德国小蠊只能存活2 周。

八、地理分布:原产南亚,也有学者认为起源于非洲。随着地区间经济贸易而远距离传播。

九、中国分布:分布遍及全球,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均有分布。现主要分布于北京、辽宁、黑龙江、上海、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新疆等地。

十、入侵危害:德国小蠊分泌物可使食物变质,导致人类中毒。它会咬食和破坏食品、纸张、文物、电子设备等,同时携带痢疾杆菌、结核杆菌、脊髓灰质炎病毒、乙肝病毒等多种致病菌而威胁人类健康,严重影响人类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

十一、控制方法保持室内各场所清洁卫生。可采用丁子香酚、α-松油醇、肉桂醇3 种植物精油等比例混合物防除德国小蠊。化学防治德国小蠊较便捷和有效,如喷洒氟虫胺、毒死蜱、菊酯类药剂,也可投放毒饵,喷洒和投放时要注意环境污染和人畜健康。




物种28


无花果蜡蚧                 

一、学 名:Ceroplastesrusci(L.)


二、异名:Coccus rusci Linnaeus, Coccus caricae Fabricius, Coccus artemisiae Rossi, Calypticus radiates Costa, Calypticus testudineus Costa, Coccus Hydatis Costa, Coccus mirti Costa, Columnea testudiniformis Targioni-Tozzetti, Columnea testudinata Targioni-Tozzetti, Ceroplastes denudatus Cockerell, Ceroplastes nerii Newstead, Ceroplastes tenuitectus Green, Ceroplastes quadrilineatus simplex Brain.


三、英文名:Fig wax scale


四、中文俗名:榕龟蜡蚧,拟叶红蜡蚧,锈红蜡蚧,蔷薇蜡蚧


五、分类地位:蚧总科Coccoidea, 蚧科Coccidae, 蜡蚧亚科Ceroplastinae


六、 形态特征:





雌成虫前期虫体表皮膜质,略隆起,后期虫体表皮稍硬化,体背部隆起呈半球形。体长 2.0~3.5mm,宽 1.5~2.5mm,淡褐色。触角 6 节,第 3 节有亚分节线。眼在头端两侧突成半球形。足3 对,分节正常,胫跗关节硬化,爪下有1 小齿,爪冠毛2 根,同粗,端部膨大为匙形,跗冠毛2 根细长,同形。背面:有8 个无腺区,头区1 个,背侧各3 个,背中区1 个。背刺锥状,端钝,均匀分布。背腺多为提篮型二孔腺,也有少量三孔腺,孔腺内有细管,管的末端多叉分支。此外,还有微管腺散布,侧缘数量较多。尾裂浅,肛突短锥形,向体后倾斜。肛板圆滑,没有明显的角,上有背毛3 根和长端毛1 根。肛板周围的硬化区内有5~13 个圆形孔横向排成1 或2行。肛筒稍长于肛板。体缘:两眼点间长缘毛6~15 根,眼点到前气门刺间每侧有2~4 根,两群气门刺间每侧1~8 根,后气门刺到体末有10~15 根,其中3 根尾毛较长。气门洼浅,气门刺钝圆锥形,大小不一,背面者最大,集成 2 列(很少有 3 列),靠背面一列4~5 根,靠腹面一列20~23 根,腹面:膜质,椭圆形十字腺散布腹面,多数集中在亚缘区。五格腺在气门与体缘间形成约与围气门片同宽的带状气门腺路,每个气门路有33~95 个,多格腺在阴门附近及其前腹节成宽带状,第3~5 腹节中区有少量分布。杯状管具有细长的端丝,在头区腹面约 1~12 个,阴门侧 1~2 个或无。亚缘毛数量为缘毛2 倍多,沿缘毛成1 列。1、2 龄蜡壳长椭圆形,白色,背中有 1 长椭圆形蜡帽,帽顶有1 横沟,体缘有约15 个放射状排列的干蜡芒。雌成虫蜡壳白色到淡粉色,稍硬化,周缘蜡层较厚。蜡壳分为9 块,背顶1 块,其中央有1 红褐色小凹,1、2 龄干蜡帽位于凹内,侧缘的蜡壳分为8 块,近方形,每一侧有3 块,前后各有1块;初期每小块蜡壳之间由红色的凹痕分隔开来,每小块中央有内凹的蜡眼,内含白蜡堆积物。后期蜡壳颜色变暗,呈褐色,背顶的蜡壳明显凸起,侧缘小蜡壳变小,分隔小蜡壳的凹痕变得模糊。整壳长1.5~5.0mm,宽1.5~4.0mm,高1.5~3.5mm。


七、 生物学特性:

无花果蜡蚧的年发生代数因地区而异,约每年 1~4 代。该虫的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湿度为 75%~80%。在一些地区,该虫常和其他蜡蚧混合发生。

八、地理分布:该虫原产于非洲,最早发现于地中海沿岸地区,现已扩展和传播至东洋区、非洲区、新热带区和古北区等动物区系。其中,在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分布较广泛。

九、中国分布:2012 年,在中国广东省茂名市的榕树上和四川省攀枝花市的大叶榕上首次发现该害虫。现主要分布在广东、四川。

十、入侵危害:无花果蜡蚧寄主多样,适生区广泛,是许多园林植物和经济果园的重要害虫。该虫除吸食寄主汁液对植物的枝干、嫩梢、叶片和果实造成的直接危害外,还分泌大量的蜜露,诱发煤污病,从而降低寄主植物的生命力,影响园林绿化植物的观赏价值,造成经济果林减产。

十一、控制方法加强对疫区的检疫封锁,限制从疫区引进植物体。蜡蚧长盾金小蜂会寄生无花果蜡蚧的卵,能够使卵致死率达到65%。也可用紫胶猎夜蛾来防治无花果蜡蚧。





物种29


枣实蝇                       

一、学 名:Carpomya vesuviana Costa


二、异名:Orellia bucchichi Frauenfeld, Carpomyia zizyphae Agarwal & Kapoor


三、英文名:Ber Fruit Fly


四、中文俗名:无


五、分类地位:双翅目Diptera,实蝇科Tephritidae


六、 形态特征:





成虫体黄色,体、翅长2.9~3.1mm。头高大于长,雌雄的头宽相同,淡黄至黄褐色。额表面平坦,两侧近于平行,约与复眼等宽。颜略较额短,侧面观平直,触角沟浅而宽,中间具明显的颜脊。复眼圆形,其高与长大致相等。触角全长较颜短或约与颜等长,第3 节的背端尖锐。喙短,呈头状。盾片黄色或红黄色,中间具3 个细窄黑褐色条纹,向后终止于横缝略后;两侧各有 4 个黑色斑点,横缝后亚中部有2 个近似椭圆形黑色大斑点,近后缘的中央于两小盾前鬃之间有一褐色圆形大斑点;横缝后另有2 个近似叉形的白黄色斑纹。小盾片背面平坦或轻微拱起;白黄色,具5个黑色斑点,其中2 个位于端部,基部的3 个分别与盾片后缘的黑色斑点连接。胸部侧面大部分淡黄至黄褐色,中侧片后缘中间有一黑色小斑点;侧背片部分黑褐色;后小盾片大部分黑色,中间黄色。胸部鬃发达,除肩板鬃和翅侧鬃为黄色至黄褐色外,余均黑色。翅透明,具4 个黄色至黄褐色横带,横带的部分边缘带有灰褐色;基带和中带彼此隔离,较短,均不达翅后缘;亚端带较长,伸达翅后缘,带的前端与前端带于 r1 和 r2+3 室内相互连接成倒 V 形。足完全黄色;前股节具 1~3 根后背鬃和 1 列后腹鬃;中胫端刺(距)1 根。雄虫第 5 节背板几呈三角形,其宽度不足长度的2 倍;第5 节腹板后缘向内成V 形凹陷;雌虫第6 节背板略长于第5 节背板。卵为圆形,黄色至黄褐色。幼虫蛆形。3 龄幼虫体长7.0~9.0mm,宽1.9~2.0mm;口感器具4 个口前齿;口脊3 条,其缘齿尖锐;口钩具1 个弓形大端齿。第1 胸节腹面具微刺;第2、3 胸节和第1 腹节均有微刺环绕;第3~7 腹节腹面具条痕;第8 腹节具数对大瘤突。前气门具20~23 指状突;后气门裂大,长约4~5 倍于宽。蛹体节11 节,初蛹黄白色,后变黄褐色。



七、 生物学特性:

该虫繁殖能力强,世代重叠,1 年发生代数因地区不同会出现差异, 6~10 代不等。成虫多在 9~14 时羽化,白天交配产卵,晚间在树上歇息,其卵产于枣果的皮下,卵为单粒,平均每雌可产19~22 卵,每果产卵1~4 粒,最多8 粒。1~2 龄幼虫是危害枣果的主要龄期,果肉比例、可溶性固体物质和总糖含量高且酸度、维生素C 和苯酚含量低的品种,易遭受枣实蝇的危害。蛹一般于土体下3~6cm 的位置越冬。


八、地理分布:原产于印度,现广泛分布于南亚、中亚、东南亚、欧洲东部等国家或地区。

九、入侵历史:2007 年在新疆吐鲁番地区的鄯善县、托克逊县、吐鲁番市发现。现主要分布在新疆。

十、入侵危害:该虫主要以幼虫蛀食果肉进行危害,不蛀食枣核和种仁,危害时果面可形成斑点和虫孔,内部蛀食后形成蛀道,并引起落果,导致果实提早成熟和腐烂,被害率可达60%以上,造成的产量损失可达20%以上,严重时可造成枣果的绝收。

十一、控制方法加强枣实蝇监测,严防该虫的传入和扩散。可用引诱剂甲基丁香酚进行监测和诱杀。一旦发现疫情,按照有关规定迅速采取严格措施,严防该虫的传入和扩散。



物种30


椰子木蛾                    

一、学 名:Opisina arenosella Walker


二、异名:Nephantis serinopa Meyrick


三、英文名:Coconut black-headed caterpillar


四、中文俗名:黑头履带虫、椰蛀蛾、椰子织蛾


五、分类地位:鳞翅目Lepidoptera,木蛾科Xyloryctidae,木蛾亚科Xylorycitnae


六、 形态特征:





成虫翅展18.0~24.0mm。头部灰白色。下唇须乳白色,第2 节腹面和内侧密布灰白色长鳞毛,鳞毛端部杂黑色;第3 节散布黑褐色鳞片。触角柄节土黄色;鞭节乳白色,杂黑褐色。胸部和翅基片黄色至暗灰色,散布黑色鳞片。前翅狭长,前缘略拱,顶角钝,外缘弧形后斜;R4、R5 脉共长柄,R5 脉达前缘末端,CuA1、CuA2脉均出自中室后角之前,CuA2 脉位于中室后缘2/3 处,CuP 脉存在;土黄色至灰白色,散布黑色鳞片;前缘基部约 1/6 黑色,端半部具多条黑色细纵纹;中室中部和翅褶中部各具 1 枚黑点,均由 2~3 枚黑色竖鳞形成,中室端部密布暗灰色鳞片,末端具 1枚模糊黑点;缘毛与翅同色。后翅Rs 与M1 脉、M3 与CuA1 脉共柄,CuP 脉存在;灰褐色,缘毛基部 1/3 灰褐色,端部灰白色。前、中足乳白色,前足转节和腿节腹侧黑色,胫节外侧黑色,跗节具浅褐色环;后足土黄色。腹部2~6 节有背刺。卵半透明乳黄色,长椭圆形,具有纵横网格。成熟幼虫长 20~25mm,头和前胸黑褐色,中胸两侧红褐色,中胸背面和后胸及腹部淡绿色,腹部背面及侧面通常有5条褐色纵纹。幼虫5~8 个龄期。雌、雄幼虫大小相似,雄性6~8 龄,腹部第9 节前缘腹中腺表面有一圆形凹陷,雌虫无此凹陷,这一特征可用于辨别幼虫的性别。蛹包被在混合寄主碎屑和虫粪的丝质茧中。裸露的蛹褐色至红褐色。腹部第 1~4 节背面前缘有刺列,其中第2~4 节的较为明显。



七、 生物学特性:

雌虫将卵成堆产在叶片背面,卵通常产在老叶上。1 头成虫平均产卵140 粒,卵期约5 天,龄期约40 天。老熟幼虫在蛀道内化蛹,蛹期约10 天左右,成虫寿命约5~7 天;1 年发生4~5 代,完成1 代约需2 个月。


八、地理分布:椰子木蛾原产南亚,主要分布在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缅甸、印度尼西亚、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地。

九、中国分布:2013 年,在中国海南省万宁市的棕榈科植物上首次发现该虫。现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

十、入侵危害:椰子木蛾的寄主有棕榈科、芭蕉科。其可危害不同年龄的棕榈科植物,幼虫从植物的下部叶片向上取食危害,逐渐向其他叶片扩展。幼虫取食叶片并在叶背面形成蛀道,蛀道内粪便与其吐丝交织。每个叶片上可有几头幼虫,严重受侵染的植株,叶片干枯,除顶端少数叶片外,整个树冠均被侵害。椰子木蛾寄主植物棕榈科植物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食用价值,成为最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同时,也是十分珍贵的种质资源,保护价值极高。椰子木蛾具有繁殖能力强、生长周期短、全年可危害的特点,对寄主的危害相当严重。

十一、控制方法加强对来自东南亚等疫区国家棕榈科等寄主植物及产品、运输工具等进境检疫。削减和烧毁被害叶片和枯叶等,可以减少虫源。




物种31


松树蜂                         

一、学 名:Sirex noctilio Fabricius


二、异名:


三、英文名:European woodwasp


四、中文俗名:云杉树蜂,辐射松树蜂


五、分类地位:膜翅目Hymenoptera,树蜂科Siricidae


六、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 10~44mm,雌性与雄性成虫相比体型略大,圆柱形,触角黑色。雌虫头部、胸腹部具蓝色金属光泽,胸足桔黄色,腹部末端呈角突状;雄虫头胸部具蓝色金属光泽,腹部基部和末端呈黑色,中部桔黄色。后足粗大、黑色。幼虫乳白色且为圆筒形,老熟幼虫体长10~20mm,头宽约3~5mm。蛹为离蛹,乳白色,长10~18 mm。卵乳白色,呈梭形,长约1.4mm,中部最宽处直径约0.5mm。



七、 生物学特性:

一般 1 年 1 代,但气候寒冷时一个世代也可能持续 2~3 年。我国发生的松树蜂雄雌性比为2.4:1 左右。在北半球,7 月末至8 月初是松树蜂羽化的高峰期,南半球,羽化高峰期集中在12 月末和次年1 月初。雄虫一般早于雌虫3~5 天羽化。成虫寿命较短,雌虫只有 5 天,雄虫大概 12 天。松树蜂可进行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未交配的后代均为雄虫,交配后产的后代为雌虫或雄虫。雌虫在每个产卵孔至多产3 粒卵。松树蜂在产卵时,会将体内的昆虫毒素和贮藏的共生菌注入产卵道内。


八、地理分布:原产于欧亚大陆和北非,后传入澳洲、南美、北美、非洲等地。

九、中国分布:2013 年,在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首次发现,现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吉林、黑龙江。

十、入侵危害:松树蜂主要危害松属、云杉属、冷杉属、落叶松属以及美国松属等种类。松树蜂幼虫的取食和钻蛀能对寄主树木造成严重破坏,其产卵时注入的毒素和共生菌能够严重影响寄主体内的水分平衡、光合产物运输等重要的生理代谢过程,同时降解寄主木质纤维素等大分子物质和破坏树体内部结构,逐步削弱寄主的防御能力从而加速树势的衰弱甚至导致树木死亡。

十一、控制方法松树蜂倾向于危害衰弱木,应及时伐除衰弱木及枯立木,减少其适宜的寄主数量;还应控制林分密度,密度大容易引起松树蜂种群数量的增长,应适当间伐控制林分密度。可在林间设置诱木,方法是在1.3m 处浅表环割树皮或在树干0.5m处注射除草剂或结合使用,羽化期后集中处理诱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生态学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