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宁宇:成长不易,且欢快前行 | 庭前 · 十佳青年评选

张宁宇 庭前独角兽 2021-06-09

十佳青年


第三届上海法院十佳青年评选活动如期而至。庭前独角兽每日将陆续推送23位候选人的成长故事,之后将进行十佳青年网络投票和现场评选活动,敬请期待。








奋斗为本 追求卓越


张宁宇(杨浦法院)



成长故事

第三届上海法院十佳青年候选人




又到一年毕业季。十三年前我高考结束,那时候高中生流行在彼此的纪念册上互留临别感言,我这样写道:人生理想是“有能为国家做更多事的机会”,格言是“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那时的我最崇拜周总理,少年心志亦无需掩饰。之后,那两行文字便被封存在记忆里,东北、北京、上海——成长路上我要蹦蹦跳跳、欢快前行。一步步,我发现成长的基调可以欢快,但过程却常常波折起伏。




成长:送给自己不安逸


2014年,刚刚结束在中国政法大学七年的法学学习,经历了硕士论文答辩和激烈的公务员考试,我来到上海,进入杨浦法院工作。书记员工作以事务性为主,即便时有加班,但与课业负担重、耗脑量维持在高中水平及以上的大学时代比,多少是轻松了些,当时的我只觉得按部就班便可岁月静好,至于其他,有余力再做吧。上海话听不懂,没事,慢慢学;记笔录打字慢,没事,熟能生巧就好了。直到有一天,庭里的老师拿着一位小伙伴的案件讨论笔录给我看,“小张,你看看,你们是一批进法院的,你看看人家怎么记的”。突然我就窘了,一直觉得自己的水平应该在线,笔录记不准确是因为还不能完全听懂上海话,我想当然地认为大家也是这么体谅我的。那一瞬,我意识到工作了,从前的一切就清零,评价我的唯一标准是且只能是当下,心心念念于过往只是缺乏勇气的体现。


八岁时的记忆涌上心头。我玩耍时摔折了胳膊,休息了几天便去参加考试,谁知分数不如意,老师对我说“胳膊坏了,考不好就有理吗?”当时满肚子委屈,觉得自己痛得睡不着觉,还照常考试已经很勇敢了,但我也承认为自己开脱、被自己感动是没用的,有时候找借口其实是放弃了勇猛精进的人生选择。想起了毕业典礼上时任校长黄进教授的那句“法大学子要有揪着头发把自己从泥里拽起来的勇气”,工作了才知道这勇气意味着在本来稳定的工作中找变量,在本来舒适的环境中让自己不舒适。


主动性一旦调动起来,每一样简单的工作都有独立价值。“送达”是避免程序瑕疵的第一步,法官们通常要求向当事人的户籍地、联系地邮寄,但我觉得能做的还有很多。每一个无法顺利送达的当事人,我会在系统和裁判文书网上寻找是否有受送达人的另案,找到承办人和代理人,询问情况;在信息库中找到他们所在单位的联系方式、他们亲属的联系方式及亲属所在单位的联系方式,请他们配合。多管齐下,有的案子本来准备公告却又无需公告。每当这时,我都由衷地开心,自己的工作只是细致了一点点就能为法官节省好多时间、免除很多后顾之忧。


有些同事的调研出于兴趣,而我是先立一个小目标,然后逼着自己一点儿一点儿地攀登。因为我知道等着灵感来它永远不会来,而如果头脑里绷着一根发现问题的弦,就总有能拨动的一刻。于是我从手边的案子出发,发觉疑问就不让它轻易溜走,整整一个春天,相关判决上百篇我一篇篇地阅读分析,已有的学术成果汗牛充栋,我从权威的看起。原本用来逛街吃喝的周末,我只能在写稿改稿中度过,心里痒痒地想着诗和远方,以及那张快要过期的迪士尼春季卡,但挣扎后还是把自己摁回了书桌旁。现在想来一个明媚的春天被我错过了,但一个全新的自己由此开启了,后来的全国法院系统学术讨论会二等奖只是一个小小的鼓励,而不虚度青春带来的丰盈和满足才是最甘甜的味道。


再然后,我通过了注册会计师全科的考试,一连几个月每天四点半起床,朋友说“你上学时就爱给自己找不痛快,现在还不放过自己啊”。哪有人想自讨苦吃,只是每一门专业都有它的局限性,只有未雨绸缪才能应对未知的挑战,只有挑战能带给我们难以言喻的幸福。


原来,成长是和自己较劲儿,一飞冲天固然不易,但能在一个个崭新的节点上重新起飞、随时起飞,才可能终其一生都保有那种幸运——与未可知的美景陡然相遇的幸运。




成长:调换维度看世界


少时的我以为“我命由我不由天”,弱者就该检讨自己,直到我来到北京。在母校的校园里,有江平教授的讲座让人仰望星空,有李云迪、吕思清的演奏让人心旷神怡,但也有一个群体,他们遭逢大难却无力维权,在每一个长长的故事的背后,有匮乏也有希望,有疲惫但更有一股蓬勃。


在学校法律援助中心的日子,是我人生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需要法律援助的弱势群体。有的人临近退休但养老金了无着落,他们中曾有业务骨干,也曾有人为企业加班加点地拼命,老无所依不是他们的错。我以为我将面对的是“群情激昂”的一群人,谁知衣着整洁、态度平静的背后,这些老人并没有对企业一味指责,他们只是尽己所能去尝试和争取,挫败之后仍保有希望,有一点点进展就感激不尽,而更可贵的是在艰难处境中他们依然对规则与公正保有最大的信任与信心。那一刻我知道,他们是自己的英雄。


不知不觉中,我越发体会到法律的本质不是精英之学,而应是关注每一个平凡个体的陌陌温情。所以让我织就了法律信仰的,不仅是全方位的法学训练,也不只有大师们的优雅、浩瀚与俏皮,更有对人生的悲悯。时隔多年我仍记得于飞教授在物权法课堂上讲到的那句“同学们,有人说学者的使命在于批评,批评是容易的但批评没什么用,建设是困难的但只有建设才有用。”简单、坦荡、有力,也许正是这种于我心有戚戚焉的美好,促使我最终穿上制服,走进了法院。


四年前,我成为法官助理的第一个月,就鬼使神差地辅助办结了12起案件,周围的老师纷纷鼓励我“小张很厉害喔”,虽然知道交到我手上的案件当然是带教法官“精心挑选”出来的,但也觉得志得意满,看起来办案子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嘛。谁知道第二个月下马威就来了,因为想当然地认为只要调解方案好,当事人概无不接受之理。我一见当事人就把调解的架子做起来,苦口婆心了大半天,非但没有调解成功,还让双方情绪对立。我就纳闷,一个明明对双方都有利的方案,他们为何如此戒备?我的带教法官看了我的笔录,说“你一上来就调解,当事人尤其是老百姓自己来应诉的,当然会想你法院审都没审凭什么知道我没道理,凭什么要我接受一个折中方案”。原来法院的中立是当事人信任的基石,它不仅仅是实质中立,它还必须外化为一种形象,让人一望可知。


既然如此,那我就不亮态度直接进行庭前证据交换。最初那种属于新人的怯生生的感觉已逐步消退,我也习惯了在法官的指导下草拟判决。可问题又来了,相似的案子为啥我一板一眼地处理,当事人还各种不服,而老法师三言两语就调解,当事人还感激不尽呢?我向他们请教,他们云淡风轻“你得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讲道理”“有的人演戏,该制止就要制止”“多跟他们唠唠家常”。最初我困惑,案子不就该丁是丁卯是卯地办吗,没有法言法语不会显得不专业么?这几年间我逐渐体悟到判决难免被法条框住,但解决纠纷则未必,当事人来法院不是为了体验法律如何运行,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所以老法师的技艺哪里是他们自嘲的“唠家常”“捣糨糊”,而是对人性和社会的洞察到了更高层次,所以我只能就案论案,他们却开阔通透,所谓“人情练达”,我猜大抵如此。


原来,成长是不断地调转身形,从一维到二维、三维……,体察人情冷暖,感悟万千世界。




成长:小缺憾中找生趣


来上海的六年是人生高浓缩的六年:从北方到南方,从象牙塔走向大社会,从恋爱小白到为人妻、为人母,从唱着“原谅我放纵不羁爱自由”到“原谅我又加班没陪你”。正如同“权利与义务相一致”,高歌猛进时也难免有小缺憾暗藏心底。


天空高远澄澈、平原一望无边、北风呼啸卷着雪花以及一年六十度的温差——距上海两千余公里的黑龙江省大庆市,是我六年回去四次的家乡。虽然有了高铁和飞机的加持,距离早已不是障碍,但工作的繁忙、生活的紧凑使得时间和精力成了最大牵绊。无可否认,我极为享受当下的生活和工作,可是从小照顾我长大的姥姥日渐年迈、没有见到疼爱我的姥爷的最后一面以及记忆中渐行渐远的草木风霜都是隐隐藏于心底的伤感,少有显露但偶尔在独处时侵袭而来。


一年多以前,命运赐给我一个胖胖的、黑黑的、笑起来眉眼弯弯的小男孩,我们叫他乐宝,希望他永远快乐。无论是出于妈妈的天性还是家长的责任,我都渴望陪伴他每一天每一秒,可有时候忙起来,我出门时他没醒,我回来时他睡了,最无奈“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但已几天没见面”。一直安慰自己好好工作给孩子做个努力上进的好榜样也很重要,但心里的愧疚始终时隐时现。


当然知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也知道情绪的纠缠自古有之、人皆有之,但所谓青年人,不正应是辽阔海面上那跃跃欲试的红日,是幽密深林中清脆悦耳的莺啼,不正应是即便乌云密布也要奋力展露出的那一丛丛、一抹抹的金边吗?所以,诚实面对自己不是要沉浸于伤感不能自拔,而是要在现实的既定框架下探寻最理想的境界。家乡不能时时亲近,那就把东北平原那大开大合的气质浸润在举手投足之间;孩子不能时时陪伴,那就倒逼自己更有效率、更有智慧,时间不能拉长,就把密度提高。如若还是念兹在兹,那就它念它的,我干我的,充实眼前的每一秒,人生时时、处处皆可生趣盎然。


原来,成长是承认人生有解不了的题,但能不断为自己找到那个更优解。



站在黄浦江畔,看两岸灯火流转,又回想起十几年前的那两行文字,现在读来会被自己的年少轻狂羞得满脸通红。然而转念一想,轻狂还是留给少年时好,因为成长就是把人从空中拉回地面,路终究要一步一步地走。双脚踏稳在大地上,举目四望,见四季流转,看天高地阔。




更多候选人故事

欢迎关注庭前独角兽



编辑|管璇

十佳青年评选

成长故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