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林庆强:人生如茶需细品,法官如茶暖人心 | 庭前 · 十佳青年评选

林庆强 庭前独角兽 2021-06-09

十佳青年


第三届上海法院十佳青年评选活动如期而至。庭前独角兽每日将陆续推送23位候选人的成长故事,之后将进行十佳青年网络投票和现场评选活动,敬请期待。








奋斗为本 追求卓越


林庆强(奉贤法院)



成长故事

第三届上海法院十佳青年候选人





“谢谢林法官!”


花了一下午光景,调解完一起赡养纠纷,送当事人出门时,年迈的老妪紧紧握住我的手,热泪盈眶。


手,是干惯了农活的,褶皱中带着老茧,粗糙却温暖。不禁让我想起家乡茶农那双炒茶的手,在锅里翻腾,让手心里的茶叶沁出浅浅的温度和淡淡的清香。


我的家乡在漳州。


闽南人好饮茶,汲水、冲泡、闻香、品啜,小小茶盘间,自天地方圆。泡茶不能急于求成,要细细准备,才能将茶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慢工出细活,茶需慢饮,人要锤炼。一路走来,我的成长就好比一杯茶的诞生。


而想要成为一名有温度的好法官,唯有不懈地沉淀和锤炼,精心地雕琢与品味,待到事备功成,细品起来才别有风味。


诸位,请品。




汲水:山城有水慢采撷


漳州多山。山人的梦想,是走出大山。


高中毕业,如果不是班主任那句:“法治社会,学法大有作为。”可能,身为理科生的我应该会在办公楼里写代码,而不是在三尺判台敲法槌。与法结缘就是这般偶然。


2002年夏天,当西南政法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送达家里时,父母开心的合不拢嘴,他们终于完成了把我送出大山的梦想。虽然,内心有些许不甘——高中的我,曾经怀揣着生物学家的梦想。但是,对大城市的向往,促使我迫不及待的踏上了西行的求学之路。


重庆,亦是山城。下山上山,我又回到山里。这里的山险峻巍峨,这里的人耿直豪爽,已是别样洞天。


但作为西政渝北新校区首届生,我做梦也没有想到:远郊的崭新校园里,没有宣传材料上青葱翠绿的毓秀湖,也不是庄严肃穆的歌乐山,取而代之的是泥泞的道路、铺满煤渣的操场和周围大片的农田。


我暗自苦笑:“我从农村来,回到农村去。”


少了外界的五光十色、喧嚣繁华,反而让自己更沉的下心来。那时的我每天基本就是上课、上自习、听讲座、泡图书馆。生活有些枯燥,但寂寥中也完成了自己最初的法学积淀和法律信仰。


至今,仍记得读《理想国》时的拍案叫好、读《为权利而斗争》时的血脉喷张。头一次发现,不是只有科技可以强国,法律才是民族复兴的利器。我不再为一个理科生学法耿耿于怀,我发现了法律独有的魅力。


本科毕业后,我顺利被保送本校的研究生,并且在保送生的加试中获得全校第二的全公费资格。研究生期间,我跟随谭启平教授继续学习民法,导师严谨的作风、广博的知识以及宽厚的人格,让我对“博学笃行、厚德重法”的校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见过了学术的高山,才知道自己的渺小,这也养成了自己日后“知天高地厚”的谦逊品格。


2009年,在山城已经呆了7年,心中那颗埋藏了多年的法官梦种子开始蠢蠢欲动。于是,我“出山”了!跟随着滚滚的考公务员洪流,我来到上海。笔试通过后,我找了张上海地图,出于对家乡的眷恋,选择了一个海岸线最长的区——奉贤。


山城之水孕育了我的理想雏形,滋养了我的梦想生成,只待在东海之滨煮出别样的芬芳。




暖杯:林中雏鸟初长成


初入法院的“菜鸟”如何快速成长起来,成了入职初期的主旋律。


2009年,奉贤还没通地铁,从火车站一路换乘了好几辆公交车,百转千回才到达目的地。崭新的法院办公大楼坐落在两片农田之间,春天有成片的油菜花。


研究生同学问我工作环境怎样,我打趣地说:“我从重庆农村来到了上海农村,我天生与农村有不解之缘。”


进入法院后,我被分到民一庭从事书记员工作。书记员的主要工作就是发传票、做笔录、校发文书、整理卷宗,简单、机械。一腔抱负的我不免觉得有点“屈才”。


可是,真正着手后才发现,要把这个简单的工作做好并不容易。如果不够细心,文书校对和送达都极易出错,而更为棘手的是庭审记录。


民事案件的当事人,文化程度和诉讼能力普遍不高,加上郊区很多上年纪的人都不会说普通话,语言障碍成为庭审记录的第一道难关。虽然庭审时,法官会有意识地对当事人的陈述进行归纳,方便我记录,但这直接影响了开庭的节奏和效率,每次开完庭,我内心都十分愧疚。


为了尽快听懂上海话,每天下班都要收看沪语电视节目,为了提高打字速度,我重新学起规范指法,扔掉了以前的野路子。很快,我不再需要承办法官的“同声传译”,法庭记录也游刃有余。


一年后,我从民一庭调到研究室。虽然还是担任书记员,但工作内容却完全不同:主要负责法宣、调研和审判管理。我从一开始只知道结案率,到后来对法院48项考核指标烂熟于胸;从一开始只会写几百字信息的调研小白,到撰写的调研论文多次在全国比赛中获奖。研究室一年的锻炼,不仅使我的调研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更是为我后来走上管理岗位奠定了基础。


法官之路始于全方位的锻炼准备,就像暖杯,有些步骤看似可有可无,却是茶香奥秘之源。




闻香:法台三尺鉴我心


法官,是我的梦想,如何将法官做到极致,是我终生研究的课题。


2012年,经过初任法官的遴选和培训,我正式走上了审判岗位,开始民事案件的审判工作。兴奋之余是重重压力:毕竟这一次自己要“独自上路”,法庭上只能单枪匹马兵来将挡。


历历在目的是无数个尴尬的“第一次”:第一次敲击法槌时的心潮澎湃,第一次遇到突发状况时的手足无措,第一次和当事人争吵时的面红耳赤,第一次发现裁判文书出错时的无地自容。


深谙勤能补拙,我没有退避三舍,秉承“不懂就问、不会就学”的态度,见贤思齐,迎难而上。渐渐地,我也有了很多值得骄傲的“第一次”:第一次庭审遇到突发状况时,临危不乱处变不惊;第一次遇到当事人情绪激动时,以柔克刚化干戈为玉帛;第一次制作的裁判文书得到审判长的表扬和肯定时,喜出望外又欣慰不已。


掌握了基本审判技能后,我开始思考如何提升自己。“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想要成为一名专业的法官,就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


得益于研究室的锻炼,我利用业余时间,总结审判经验,撰写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和调研论文。在民一庭办案的三年时间里,先后获得全国法院优秀案例分析二等奖、中国法学会审判理论研究会金融审判理论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三等奖、上海市法学会诉讼法研究会学术研讨会一等奖,在《人民司法》《上海审判实践》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七篇。


法官工作就如一杯冲泡好的热茶,大口牛饮就失去了精髓,只有“先闻气味,再品其香”,悉心沉淀方能体会个中真谛。




品啜:好风凭借力,如是功有成



站在改革的沃土上,作为一名法官,就要适应变化,就要勇于创新。


2015年9月司法改革后,我有幸成为了上海市首批入额法官,并从民一庭调至诉调对接中心工作。在业务庭办案时,由于术业有专攻,一段时间内法官办理的案件类型比较固定。诉调对接中心则不同,收案范围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民商事案件。


这又是一次新的挑战。如果说从前“专科医生式”的审判岗位要求我要“精”、“专”、“稳”,那么现在“急诊医生式”的审判岗位则要求我要“快”、 “广”、“博”。什么案子都要懂一点,什么案子都要快一点。


为了更好地转型成为“全科医生”,经营好这个“急诊室”,我又重新当起“菜鸟”。那段时间,天天跑业务庭,请教审理各类案件的法官,笔记做了一本又一本。慢慢的,原先陌生的房产案件、劳动案件、公司案件、票据案件逐渐变得得心应手起来。


2018年9月,我被任命为立案庭副庭长,负责诉调对接中心的日常管理,这对于我而言,是一次“欲戴皇冠,必承其重”的挑战。


为了更好的发挥诉调对接中心“诉前调解”和“繁简分流”的职能,我们定规则、建机制、分职责、讲协作;我们走出去,和全区8家调解组织建立常效对接机制,借力人民调解,做好案件的诉源治理;我们请进来,建立特邀调解名册,不断扩大法院特邀调解员和调解组织的范围;我们创设“三固定”的律师参与诉前调解模式,促进法官与律师的法律共同体构建;我们在全区13个街镇设立“法官工作室”,打通老百姓维权的“最后一公里”;我们为司法确认开通“绿色通道”,大大降低老百姓诉讼成本;我们严格控制调解和审判周期,有效提高了审判效率。


由于工作表现优异,2017年诉调对接中心获得上海法院集体三等功,而我个人也有幸获得2018年度的全国办案标兵。


中国茶道是一部创新发展史,先是生嚼,味柴而清口;而后煎服,苦涩而味浓;最后冲泡,清香而回甘。法官之道亦如此,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永立潮头,做时代的先行者。




回甘:人间烟火气,最是抚人心


进法院已经十年有余,这些年兜兜转转,主要还是在从事民事审判工作。


民事案件琐碎、繁杂,涵盖了世间百态、人情冷暖、爱恨情仇。这些案件之所以“烟火气”重,是因为它们离我们很近,每天都在发生。


“人间烟火气,最是抚人心”,妥善审理这些“烟火气”案件,最容易传递司法的温度,也最能安抚当事人的内心。习总书记说过:要努力让当事人在每个案件中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义。那么,除了专业、敬业之外,法官要怎样才能更有温度?


我想,一名善良、有温度的法官,需要有共情的能力。共情,就是要能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共情,就是要懂得换位思考,理解当事人的难处。其实,共情并不难,只是在当事人陈述混乱时,你耐心的听他把话说完;只是在当事人惊慌失措时,你给他一个理解的微笑;只是在当事人情绪崩溃时,你给他一句暖人心脾的话语。


而你收获的,将是发自内心的一句“谢谢”。就像文章开头,那位我送她出门,她握住我手的老妪,我能感受到她手心的温度,一如她能感受到我判决的温度。


来到上海,进入法院,至今十一载,我仍然保留着在家乡时喝茶品茗的习惯。茶香氤氲间,我时常觉得,做一名有温度的法官,一如品茗——


办案急躁冒进,就好像猛火煮茶,茶味烈如苦药,庶几又平淡如水;待人虚情假意,就好像冷水泡茶,茶色虽若香茗,实则乃暴殄天物。只有循着规律,付出真心,方能泡出好茶,办出好案。


人生如饮,唯有细啜。法官如茶,只待慢品。




更多候选人故事

欢迎关注庭前独角兽



编辑|范栩含

十佳青年评选

成长故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