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谢琴铮:专业、理性,变革时代不变的坚守 | 庭前 · 十佳青年评选

谢琴铮 庭前独角兽 2021-06-09

十佳青年


第三届上海法院十佳青年评选活动如期而至。庭前独角兽每日将陆续推送23位候选人的成长故事,之后将进行十佳青年网络投票和现场评选活动,敬请期待。








奋斗为本 追求卓越


谢琴铮(黄浦法院)



成长故事

第三届上海法院十佳青年候选人





2019年11月,我参加了高院组织的赴港培训。临行前的心情非常复杂,有期待,作为一名基层法院金融庭已工作十年之久的法官,希望更多了解香港司法环境特别是金融领域的司法理念;又有些困惑,困惑于司法面对社会事件的作用,困惑于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困惑于民众对于公平正义的认知。在三个月的培训期间,所见所闻所思,满足了我的期待,回答了我的部分困惑。


但感触最深的,是我作为一名法官,作为一名执掌法律者,应承担起怎样的责任;思考最多的,是如何在金融开放程度日益加深、金融创新日益活跃的当下,把握司法对市场干预、规制的合理限度。回望来时路,从法学生到法官,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坚守,无论在何岗位,无论面对何种情况,用理性筑牢公正,用专业守护公平。




积淀与启蒙:播种法治理想


2002年我成为华东政法学院国际法系的新生,同时也是华政长宁校区、原圣约翰大学校址的最后一届本科生。古老幽静的校园,汩汩流淌的苏州河,美丽的校园是安静治学的理想场所。华政的老师们,有的热情洋溢,有的理性思辨,有的温文尔雅,无论是德高望重的专家教授,还是初出茅庐的年轻老师,他们用厚实的法律功底、博大的人文关怀和对学生的一腔关爱,为我们打开法律之门、播种法治理念、照亮前进道路。华政的四年,汲取知识、收获友谊、开启理想,更是奠定公平正义理念、逻辑思辨习惯和对社会承担责任感的基础。2006年我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圆满结束华政校园的四年学习。


同年,我以笔试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复旦大学法学院国际法专业,专业方向是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在全新的校园氛围、全新的专业领域内开始了三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涯。复旦校园,治学严谨、要求严格的导师,开放包容、大气谦和的学风,勤学善思、锐意进取的同学,在这里,有全新的课程设置和专业要求,全英文教学、学术报告、读书笔记、跨专业课程,重压之下是飞速的成长。这段时光,锻炼了我面对变化所具备的应变力、理解力和化解能力,逐步培养着自己面对困难时的淡泊心境,法律知识和法律理念已经在这段时间成为印入骨髓的记忆和不可更改的习惯。


七年系统的法律学习,构建起完整的法律知识体系,但内心里有一种冲动,一种蓄势待发一展抱负的雄心壮志,希望参与到实现法律理想的实践中去。




磨砺与成长:用匠心守初心


成为法官,是每一个法律人心中的梦想,我也一样。2009年我进入黄浦法院,成为初创期的黄浦金融庭的一份子,从此扎根,开始了12年的金融审判。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我的法官生涯是从金融庭书记员开始的。基层法院书记员的日常,琐碎而繁杂,有开快递、收快递、查快递的送达工作,有拿着计算器一遍遍地算着本金、利息、罚息、复利的核对工作,有一边翻阅卷宗、一边逐字逐句过目的校对工作,有翻箱倒柜地将案子分门别类标注的盘库工作,有接电话、打电话、约谈话、约开庭的秘书工作,有跟档案室、办公室、办公楼物业等各个部门联系的沟通工作。林林总总,每天忙得脚不沾地。


正是在这忙忙碌碌的过程中,对于法院的工作、法官的责任有了全面而深刻的体验,更是深刻体会到书记员工作本身意味着的“责任”。有时候可能会因一个小小的失误,而影响到他人正常的生活,甚至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后果。这是比抽象的“法治”概念更迫切的问题。法院的每一个岗位,都是在用自己的力量切切实实地肩负起法治的重任,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工作环节都马虎不得,法院需要的不仅是法治理想,更是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和工匠品质,以及对于法律的敬畏和对当事人权益的落实。从此,责任二字伴随每时每刻,在每一次键入“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的刹那,在每一次敲击法槌的瞬间,在每一次与国徽的凝视中,成为印入心间的习惯。


及至我后来成为法官,担任书记员工作期间对于流程和细节的全面掌握、对于书记员工作的难点、要点和盲区的熟悉,为审判工作助力良多,是年均办案200多件的保证。同时也在工作中思考并实践如何提高书记员工作质量、如何更好地做好书记员法官助理和法官之间的配合,从而共同提高审判质效。经过多年的磨合,团队共同成长,2019年,我带领所在的“证券、保险审判调研专业团队”参与创建“上海法院青年文明号”,并最终获评。



2012年我成为了一名助理审判员,从此开始了作为法官的工作。


还没来得及适应从书记员到小法官的身份转变,钢贸危机引发的供应链信贷危机集中爆发,大批量案件涌入法院,作为年轻法官责无旁贷。这是我第一次深刻感受到,金融审判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此次钢贸危机,是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影响,国内钢铁企业及下游贸易商普遍出现经营困难、资金短缺,特别是严重依赖资金流的钢材贸易商,呈现出整体性巨亏而出现的大范围贷款逾期和欠息。作为专业审理金融类案件的民五庭,建庭以来首次出现了大批以单个行业为被告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


这是全新的情况,钢贸案件大量采用联保制度,导致单个案件被告达几十个,送达工作量非常大。办公室里在极短时间内就出现了堆积如山的快递。此外,案件中借贷、担保等法律关系复杂,重复质押现象普遍,保全纠纷发生频繁,我也多次到仓库查点质押物。


在完成这些审判工作的同时,我做好了该类案件的信息采集工作,记录案件数量、梳理问题、整理素材,及时向上级法院报送案件处理的新情况。3年过后,钢贸危机相关的纠纷基本处理完毕,我用收集的材料整理了撰写了《钢贸融资纠纷的“繁”与“难”》的司法统计,分析该类案件的审理案件,系统梳理了金融庭在此番危机处置中积累的审判经验。


在亲历了钢贸危机引发的诉讼爆炸后,我又见证了P2P从喧嚣一时到渐渐沉寂,以及近年来随着金融监管理念和监管方式发生重大变化而出现的债券违约潮。金融审判面对的,是充满创新的市场,是随时可能产生的新问题新现象,需要的是定力,对法律的坚守、对市场的信心、对专业的尊重,也需要冷静的头脑,条分缕析、抽丝剥茧,发现问题,求得解决方案。




清醒与冷静:用理性彰正义


2015年P2P网络贷款纠纷案件开始进入诉讼,并在之后的几年内产生了大量诉讼案件。我全程亲历了整个过程,并审理了许多此类案件。在某投资公司作为被告的一批案件中,原告都是投资了该公司的所谓的理财产品,有些人是卖掉养老的房子,有些人是拿家属的死亡赔偿金,来投资这家公司的,因投资公司无法到期兑付,投资者们催讨无果诉至法院。案件审理过程中,原告将矛盾转移到了法院,以及作为承办法官的我,认为我在包庇被告公司,有无理取闹的,也有恐吓威胁的。


我感到特别委屈,从内心里,我很同情这些原告,从工作上,我处处为他们提供便利,但却被误解。这与我对法官的职业期待是如此的遥远,我所受的法学教育中,法官身穿法袍,手持法槌,当事人对你毕恭毕敬的。


委屈过后,我也在思考,我如何处理我的委屈,如何处理让我觉得委屈的当事人。我渐渐领悟到,是我对法官的理解不够。之前在学校的教育中,只是认识了表面的法官,却没有认识到法官的内核。


法官的内核,是理性,是摒除个人感情的理性,是某位当事人对你出言不逊,但在最后审判的时候,我们需要剔除这些情感的因素、情绪的因素,按照法律的规定、查明的事实,分清责任,最后有可能就是支持这么一位蛮横地跟你吵架的人。理性是公正的基础,法官是适用法律的一种职业,面对法律,带有感情将会形成偏见,从而造成不公。法官的成长,是理智与感情的磨练,在这一轮一轮的战斗中,我们获得成长,把自己变成一个更理性、更懂人性、更懂这个社会的成熟个体。




挑战与责任:用专业建法治


博登海默曾说,“如果法律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确保和维护社会机体的健康,从而使人民过上有价值的活跃的生活,那么就必须把法律工作者视为‘社会医生’,其服务工作应当有益于法律最终目标的实现。”我深有同感,作为一名法官,我们的工作不应仅仅局限于法庭里,化解社会矛盾、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法官应负担起的社会责任。


法官的社会责任,意味着守护百姓的幸福生活。我曾受邀到金融庭结对的居委会,为几十位老年人讲解银行卡使用安全须知、防范电信诈骗、保险理财投资中的风险等。在听众饱含热情的眼神中,我感受到了法官的社会责任。我还受聘担任区工商联“法官讲堂”的讲师,为保障黄浦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司法保障。


法官的社会责任,意味着传播司法的智慧。我深有感触,深感有责任将我们法官的个案思考、集体经验和对法律的理解与社会公众、学术界进行沟通。我也希望成为司法界与法学界的沟通桥梁。


近年来,我撰写了《无效融资合同项下不当平仓行为的责任承担》、《资管新规破刚兑对明股实债争议解决的影响》、《分级基金净值显示错误引发赔偿纠纷的司法裁量原则》、《从“野蛮生长”到“理性回归”——对S市H区P2P网络借贷案件的实证分析》等文章。我也有幸参与最高院组织的关于网络借贷和网络盗刷纠纷等司法解释的拟定过程,以更宏观、更深入的方式审视案件,总结审判经验,贡献司法智慧。


法官的社会责任,意味着随时为未来作准备。我有幸参与“206工程”民商事、行政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首批案由中信用卡纠纷案由的研发工作,亲身感受人工智能的发展,探寻司法在新科技时代的更多可能性。我深刻地认识到,身处互联网+的科技信息时代,人民群众的生活、观念也在时刻发生着变化,尤其在金融领域,社会的变化、科技的发展和观念的更新更加明显,需要法官对社会事件和发展趋势增加敏感度。香港培训期间,我欣喜地发现,由于内地的互联网经济和网络支付的普遍适用,我们在网上银行、网络保险等领域的司法实践,已经积累了不少成熟经验,让我对我们的司法环境、司法理念和司法创新更加充满信心。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是一名普通的法官,从周围优秀的同事处汲取力量,即便从事金融审判已逾十年,我知道面对的未来还是充满变数,尤其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日趋复杂,国内金融市场面临大调整。变化是恒定的,但我相信内心不变的,是法官的定力、智慧和担当。我,将继续在这个变化的时代,做不变的坚守者。




更多候选人故事

欢迎关注庭前独角兽



编辑|汪菲

十佳青年评选

成长故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