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惊心动魄:液化气罐车撞桥泄漏,险些把北京西五环炸掉

2017-08-29 丁大鹏 安全科学岛

本文曾刊载于2009年2月27日的《工作参考》,原题目为《由一起危化品事故应急救援引发的思考》



引言


液化气,人们似乎耳熟能详,但它到底是什么,其泄漏的危险性有多大,却未必能说清楚。


我们常说的液化气,正确叫法是石油液化气或液化石油气。液化石油气是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组成的烃类混合物,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易燃、低毒气体,添臭味剂后有特殊的气味,气态相对密度为1.5~2(比空气重),低温或加压下为棕黄色液体。储罐容器压力介于4~16个大气压之间。液态相对密度为0.5(比水轻)微溶于水;由液态变气态,体积扩大250~300倍,同时吸收大量热,出口易结冰并形成雾区。由于气相液化气比同样条件下的空气重,不容易扩散,泄漏出的液相液化气气化后与空气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很容易达到爆炸浓度极限(2%~10%),而液化气的最小引燃能量只有0.18~0.38mJ,很小的点量就能够将液化气爆炸性混合物点燃。液化气在泄漏时会产生高达数千伏、甚至高达3万伏的危险电压,从泄漏部位喷出的介质和容器都带有静电,其放电火花足以引燃液化气。


1998年3月5日,西安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管理所发生液化气泄漏,在泄漏发生一小时后,由于高压静电导致液化石油气爆炸,当场造成12人死亡(含7名消防战士),伤32人(其中大部分人员被严重烧伤)。




事故发生及处理经过


2007年3月31日晚,一辆车牌号为冀J37276的液化石油气运输车,由天津发往北京门头沟区三家店。这辆车满载着23.5吨液化石油气,大摇大摆、如入无人之境地进入北京市区,在穿越了通州、大兴区后进入石景山区。由于该车司机对北京市的道路不熟悉,在穿过北京市西五环主路石景山区衙门口桥下时(22点37分),由于车体高度超过桥体,导致罐车顶部安全阀与桥拱发生剧烈碰撞,安全阀被从根部切开,带着压力的液化石油气尖叫着喷泻出来。


据石景山消防支队的古炳文支队长介绍:他说当他得知险情时,从手机里都可听到罐车冒气的声音。“这23.5吨的液化石油气遇到空气将转化为气体,威力(体积)扩大250倍至300倍,相当于200多吨TNT炸药。”一旦发生爆炸,不仅交通大动脉五环路会被炸断,而且周边数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建筑也可能被摧毁。在事故现场周边,不仅分布着居民、学校、医院,而且还有一座液化气站,情况万分危急。次日早晨7:03,液化石油气泄漏被成功处置。亭故处置的措施很简单,用强磁性堵漏设备扣在泄漏口,使液化石油气停止泄漏。



图片源于网络,非此次事故图片


值得思考的问题


事故被处置以后,相关部门有关人员立功授奖,新闻媒体进行了大量报道。但是,没有人对事故救援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在成功处置事故的背后有哪些经验要吸取,有哪些教训要总结。为何简单的处置措施,要拖近9个小时后才能实施(前面提到静电此间随时可引发爆炸)?  



1

事故现场该启动哪个部门的预案?

 事故发生后,实事求是地讲,事故现场非常混乱。市区两级安监,公安交管、消防,运输等部门都说启动了各自的应急预案,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均赶赴事故现场。各部门启动各自预案并非不可,关键问题是,事故现场由谁统一指挥。特别是各部门之间意见不一致时,该听谁的。这在紧急情况下非常重要。这起事故,现场缺乏强有力的统一指挥,各部门七嘴八舌,均有不同处置方案,现场迟迟无人拍板。仅讨论处置方案,就耗掉一个多小时。



2

现场检查忽视了什么,现场人员何以差点被

报销?

公安部门对周边居民和单位内人员进行了疏散,对五环路500米范围内进行了封堵,自以为现场疏散、清理得很彻底。恰恰就是由于现场检查的不彻底,差点把包括笔者在内的现场人员报销掉。4月1日5点左右,天已蒙发亮,卡住的车辆还没被拖出,液化石油气还在尖叫 着喷出。突然,有人发现桥下北部距事故车辆不足20米的地方,一个被认为是存放物料的用铁皮围挡起来的地方突然冒出炊烟。现场人员急忙进入查看,情况让人目瞪口呆。里面居然是民工宿舍,住着20多位民工,房间内竟有两个正在熊熊燃烧的火炉。现场人员赶紧用脸盆打水,将炉火熄灭。


图片源于网络,非此次事故图片  


3

现场救援时间耽误在什么环节上?关键时刻

依靠谁?

事故发生的时间是3月31日晚22:37,泄漏被处置的时间是4月1日早7:03,这8小时29分,有关部门在干什么?须知,这对于随时可能发生爆炸的抢险来说,时间“太长了”,是“不能被接受的”。在每一秒都十分宝贵的紧急时刻,8小时零29分的时间,是怎样“耽误”出来的?


出事的车辆是斯太尔大卡车,车体重量加上液化石油气的重量有近有40吨。在斯太尔大卡车熄火停车的同时,该车的制动系统自动将前后车轮全部“抱死”,车辆丝毫不能移动。要将这个近40吨的庞然大物从桥下拽出,第一步是解除制动装置。解除制动装置有两个方法,一是启动汽车发动机,二是将制动装置拆卸下来。显然,第一个方法因发动机点火可能引发爆炸而被放弃。第二个方法,需要对斯太尔大卡车十分熟悉的修理工用专用工具拆卸。市运输局立即找来金市仅有的4家斯太尔卡车修理店的电话,与4家老板联系,恳求他们派出专人帮助拆卸制动装置。结果只有一家老板答应立即派人到现场。现场几十名救援人员眼巴巴地等待着拆卸制动装置人员的到来。一晃2个小时过去了,拆卸人员迟迟未到,期间市运输局又给这家修理店老板打了无数次电话,不是不接就是回答正在路上,大家的心。隋一下子又焦虑起来。怎么办?还接着等吗?这时,有人联想到非典期间有些私营公司的表现,对他们不再抱期望了。就在绝望之际,突然石景山区有关领导想到了国有企业首钢总公司。首钢总公司下属有运输公司,应该具有维修斯太尔大卡车的能力。石景山区的领导立即向首钢总公司紧急求援。约半个小时左右,首钢运输公司的领导带着两名汽车修理工赶到了现场。有关人员带两人查看了现场并交待了任务后,二人二话没说,穿上雨衣后钻入车下,这里的液化石油气已经呛得人无法正常呼吸。两人首先钻到车身底部躺在地上,开始解除轮胎的刹车装置。只要一动扳手,旁边消防队员的水枪就会喷射过来,防止产生火花。冰冷的水流冲到脸上,两人的眼睛几乎无法睁开,冻得工具都握不紧。需要解除的刹车装置一共有6套,平时只要20分钟就可以完成,他们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才完成。从开始找人拆卸制动装,到制动装置拆卸成功,前后用时约4个时。


制动装置解除后,问题又随之来。由于车体被桥面死死卡住,车辆仍然难以拖出。唯一的办法是对汽车轮胎进行撒气,降低汽车的高度。就是这么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问题,却又耽误了很长时间。汽车后部外侧的轮胎通过打气孔很快实施了撒气,内侧轮胎却由于钢圈阻挡无法撒气,只有使用利器将轮胎扎破才能将气放出。消防部门找遍了工具箱,也找不出工具,现场几十个人谁也不会随身携带利器。有人想到了使用军用刺刀,石景山区领导急忙向区武装部求援,无奈层层的请示和手续,军用刺刀迟迟不能拿来。没办法,石景山 41 37216 41 15287 0 0 3025 0 0:00:12 0:00:05 0:00:07 3025安分局的同志开着警车到处找汽车修理部,却都吃了闭门羹。万般无奈下,还是回到首钢运输公司。首钢运输公司让值班工人把改锥用砂轮打磨尖,并赶紧送到了事故现场。从找利器到将汽车轮胎扎破,用了2个小时。


当汽车轮胎放气后,运输部门找来北京环卫集团的一辆拖车和钢丝绳,准备将卡住的车辆拖出来,问题又来了。没有制动的近40吨重的卡车,一旦被拖动,将无法进行方向和距离控制,一旦脱离桥面太远,营救人员将无法实施堵漏操作(要从桥面将救援器材往下吊)。要控制车辆,只有使用“硬连接”。有了依托国有企业的经验,现场人员直接向市公交总公司求援。约半小时后,公交总公司拖车带着连接杆赶到现场。问题又来了,公交公司的拖车没有防火帽,无法在爆炸危险场所使用,别的车上的防火帽因尺寸不合适安装不上,上哪去找合适的防火帽呢?没地儿去找,只有凑合着使用尺寸不合适的防火帽。对防火帽进行现场改造,使用铅丝、橡胶圈和木材等,用了近1个小时的时间,总算将防火帽歪歪斜斜地装在公交总公司的拖车上。拖车使用硬连接”(连接杆)将斯太尔大卡车从桥下拖出约1米的距离。当泄漏点暴露在桥外后,几名消防队员分别上到桥上和罐车两侧。桥上4名消防队员将一个形状近乎于特大圆顶帽子的橘红色堵漏设备,用安全绳放到罐车顶部上端,站在罐车两侧的消防队员则小心翼翼地接住这个堵漏设备,一点点放到罐车泄漏点上。“砰”的一声,堵漏装备成功盖住了泄漏点,宛如给车顶戴上了一“帽子”,堵漏成功。此时的时间为4月1日清晨7:03。


图片源于网络,非此次事故图片  


4

事故现场应急救援还缺少些什么?

泄漏正值深夜,为防止产生火花,供电部门将事故现场周边道路、公路的电源全部掐断,现场一片黑暗。消防部门带去了一辆照明车,不料由于蓄电池没电了,未派上用场。现场抢险的照明成了一个大问题,仅仅依靠消防部门的几只手电来提供微弱的照明。


现场临时指挥部设在200米以外的一家医院内,现场人员和指挥部人员的通讯联系也成了问题,主要靠手机联系(现场使用手机是很危险的)。应该说,现场缺乏一套应急广播系统,各部门人员缺乏防爆对讲机。


所有现场人员没有意识或来不及穿着棉质衣物(包括内衣和外衣,防止静电),没有关闭手机,也没有人在现场提示和制止。现场参加抢险的人员安全知识缺乏,与事故车辆距离过近,没有考虑到静电可以导致爆炸的因素。


由于汽车修理部门的专用工具不是防爆型的铜制工具,公交公司的拖车也没有防火帽,现场找不到管制刀具,引出了事故应急救援除了常规的器材外,我们还缺很多平时看似不起眼,关键时刻离不开的“小物品”。


现场抢险堵漏的器材为帽式高压强磁堵漏装置,是消防特勤大队方庄中队于事故发生前刚刚从天津购置的,购置金额为18万元,而且全北京市只有一套。如果当时我们没有这个装置,或者第一次堵漏不成功再需要一套的话,该怎么办呢?


最后,我想我们更缺的是对整个救援过程进行全面的总结。



5

对“移动炸弹”到底怎么办?

在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和废弃处置过程中,数量最多、最难以控制、发生事故最频繁的就是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被喻为“移动炸弹”。每天跑在北京地区的本市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有近4千辆,外地进京和过境的车辆也绝不在少数,但是具体数字谁也说不清楚。仅据房山区的统计,每天进出房山区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平均为1700辆左右,其中外地运输车辆为1000辆左右。


我们希望石景山区衙门口桥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是本市最后一起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但是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该起事故之后,本市又发生7多起运输事故,其中一起还是30吨的液化石油气储罐被甩出几十米。

    

对“移动炸弹”到底怎么办,笔者拟于近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大家交流,也请您发表您的观点。(作者:北京市安监局丁大鹏)



 【编后】本文详细描述了“3·31”事故救援经过,着眼于对过程的总结和分析,并有许多思考和探讨,十分难能可贵。编入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此次事故抢险过程的理性思考和科学分析,当下一次类似事故来临的时候,我们能够不再被动.而是迅速、果断、正确地处置事故。敬请您对文中提到的若干问题发表高见。








热文精选



北京,安监、人社、教委联合开展安全生产领域学科带头人评定工作,全国首创,快看过来!

倾情奉献,最好的液化气安全培训讲义PPT(含普及版及提高版)

“小火快跑,浓烟关门”蔡宗翰:地震求生“黄金三角”理论是错的

陕西秦岭隧道发生重大交通事故 36人遇难 估计又有这个原因

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昨天,今天和明天(上)

林金宏:火灾不会事先彩排,做对才能活着离开(内有视频,建议周末和家人一起看)

一说苏州常熟大火:又是散装汽油!

深度全景:北京市海淀区“蓝极速”网吧大火15周年!大火烧死25人,多数是学生

“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口鼻孔逃生?你死定了!”真的假的?一定要弄个明白!

首家安全生产资料馆,我在这里,等你!

北京地区报考2017注安师的,一定要看市人事考试中心的新通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