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煤炭开采行业氢能深度报告(35页)


⚫ 氢能深度系列一:传统能源企业的新征途


氢能是公认的清洁能源,也是 21 世纪最具有发展前景的二次能源,具有清洁低碳、高热值、高转化率等多方面优势。在碳中和背景下,我国能源结构将逐渐由化石能源为主导向清洁能源过渡,氢能的发展对于能源领域节能减排、深度脱碳、提高利用效率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氢能产业链涉及广泛,包含上游制氢、中游储运氢及下游用氢等众多环节,在工业、交通、建筑与发电等多个领域逐渐渗透。当前我国氢能尚处于快速发展的初期阶段,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氢能行业在未来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受益标的:积极发展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的宝丰能源(绿氢);布局丙烷脱氢的卫星石化、东华能源、金能科技(灰氢);布局氢能产业链的美锦能源、中国旭阳集团。


⚫ 制氢路线多样,灰氢仍是主要氢能来源,绿氢是最终目标


伴随着国内氢能产业的持续发展,中国氢气总产量保持着稳定增长的态势。从制氢路线区分,煤制氢是我国当前最主要的制氢来源,占比可达六成以上。煤制氢成本较低、原料丰富、技术成熟,适宜大规模应用。但由于其高碳排放量,煤制氢存在“灰氢难题”,在未来氢能发展的前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 CCUS 技术的成熟与成本下降。工业副产氢发展潜力较大,相关化工产业在国内已具备规模优势,且具备一定经济性,有望成为中短期内制氢路线的突破口。利用清洁能源电解水制氢是最理想的制氢路线,但因耗电量大、成本较高,规模化应用的障碍尚未扫除。伴随清洁能源快速发展,电解水制氢在清洁能源平价上网趋势下或将迎来曙光。长期来看,绿氢的规模化应用是最终目标,随着碳中和驱动下清洁能源项目与技术的投入力度加大,低碳氢的经济性与规模性也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


⚫ 用氢需求空间广阔,燃料电池前景较大,传统产业顺势转型


氢能的下游利用途径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交通运输领域以及冶金、化工等工业领域。其中交通领域是氢能消费的重要突破口,燃料电池车的发展前景较大。根据中国氢能联盟预测,到 2050 年中国氢气需求量将接近 6000 万吨,其中交通运输领域用氢可达 2458 万吨,占比约 40%。当前国内加氢站建设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燃料电池技术国产化率持续提升,燃料电池系统成本不断下降。伴随未来规模化效应,燃料电池车最终应用成本降本空间较大,有望促进燃料电池商用车与乘用车的大范围推广。在工业领域,氢能的应用将助力传统工业进行低碳化转型,其中氢能炼钢有望在长期内贡献氢能消费增量。


⚫ “碳中和”时代来临,氢能发展获政策大力支持


2021 年国务院在《“十四五”规划及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到,在包括氢能与储能在内的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同时在碳中和政策背景下,各个省份均在“十四五”规划当中强调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利用,推动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从长期目标来看氢能产业的发展是其中关键之一。在国家层面的氢能发展战略规划背景下,各地政府也积极出台氢能产业发展规划,聚焦在氢燃料汽车的推广、燃料电池核心技术研发、加氢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氢能示范城区的打造。








👇 原创阅读 👇


👇延伸阅读👇

商业革新、中国双碳战略新机遇

2022ESG白皮书(123页)

汽车毫米波雷达产业链报告(184页)

385页智能汽车&自动驾驶产业专题报告

展望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机遇(29页)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报告(67页)
顺丰2022产业数字化白皮书(54页)

天合光能(SZ.688599)年度ESG报告(67页)

四川省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2页)

日本“氢能社会”的构建(26页)

星火架构,创造电力场景新价值

2022年中国充电基础设施监测报告

零碳园区是下一个千亿风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